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水稻常见细菌病害都有什么?

2017-05-10 15:24 作者:李先生  

耕种帮解答:


  

  水稻赤枯病

  危害特征

  水稻赤枯病的发生内因是稻株体内钾含量不足,营养比例失调,秧苗素质差。

  发病植株外部的典型症状是:叶片上产生大小不等的赤褐色铁锈状斑点,严重时聚合成斑块或条状。

  斑点从下部老叶产生,然后向下逐渐变赤褐色,全叶枯死;由下部老叶逐渐向上部叶片蔓延,严重者全株只有少数新叶保持绿色,远望似火烧状。

  由缺素引起的缺钾型和缺磷型是生理性的,而中毒型赤枯主要发生在长期浸水。

  防治方法

  改良土壤,加深耕作层,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

  绿肥做基肥,不宜过量,耕翻不能过迟;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早施钾肥磷肥,忌追肥单施氮肥

  改造低洼浸水田,做好排水沟;早稻要浅灌勤灌,及时耘田,增加土壤通透性。

  发病稻田要立即排水,酌施石灰,轻度搁田,促进浮泥沉实,以利新根早发、水稻孕穗期至灌浆期叶面喷施多功能高效液肥隔15天1次。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

  危害特征

  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受害。

  苗期染病:叶片或叶鞘上出现褐色小斑,后扩展呈紫褐色长条斑,边缘清晰,有时与叶片等长;病苗枯萎或病叶脱落,植株矮小。

  成株期染病:先在叶片基部中脉发病,初呈水浸状黄白色,后沿叶脉扩展上达叶尖,下至叶鞘基部形成黄褐至深褐色的长条斑,病组织质脆易折,后全叶卷曲枯死。

  叶鞘染病:呈不规则斑块,后变黄褐,全部腐烂。心叶发病:不能抽出,死于叶苞内,拔出有腐臭味,用手挤压有乳白至淡黄色菌液溢出。

  防治方法

  建立合理排灌系统,防止大水淹没稻田,及时排水;增施有机肥,氮、磷、钾肥合理配合施用,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发病初期,可用氯溴异氰尿酸、中生菌素或三氯异氰尿酸预防。

  水稻胡麻叶斑病

  危害特征

  从秧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病,稻株地上部均可受害,主要为害叶片。

  种子芽期受害:芽鞘变褐,芽不抽出,子叶枯死。

  叶片染病:初期有褐色小点,渐扩大为芝麻粒大小、中央褐色至灰白,边缘褐色的椭圆病斑,有深浅不同的黄晕;严重时连成不规则大斑;病叶由叶尖向内干枯,死苗上产生黑色霉状物。

  叶鞘染病:初期为暗褐色,边缘淡褐色,水渍状椭圆形病斑,后为中心灰褐色的不规则大斑。穗颈和枝梗发病:受害部位暗褐色,造成穗枯。

  谷粒染病:早期受害的谷粒灰黑色扩至全粒造成秕谷,后期受害病斑小,边缘不明显;严重时谷粒质脆易碎;湿润时,病部长出黑色绒状霉层。

  防治方法

  深耕灭茬,降低菌源,防除田边杂草;

  酸性土壤注意排水,适当施用石灰;

  要浅灌勤灌;增施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种子消毒:咪鲜胺或福美双浸种48小时,捞出洗净、催芽、播种。

  在抽穗至乳熟阶段, 以保护剑叶、穗颈和谷粒不受侵染,在水稻破口前4~7天和齐穗期各喷1次,可用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嘧菌酯或异稻瘟净预防

  以上就是水稻常见细菌病害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有疑惑的朋友们排忧解惑。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矮壮素有什么使用禁忌?矮壮素4大使用禁忌 下一篇:香菜叶枯病怎么防治?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