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网_提供实用农业种植技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有机肥和化肥怎样合理混施

2016-4-28 08:07| 发布者: 李先生| 查看: 8| 评论: 0

农业种植技术
有机肥和化肥混合使用,相得益彰,但配伍不合理,则会两败俱伤,造成损伤。
  一、有机肥和化肥混施的好处
  1、取长补短,培肥地力。化肥的养分单一,含量高,肥效快,但持续时间短;有机肥养分齐全,肥效持久,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二者混用,可取长补短,全面供给作物生长所需养分,促进作物健壮生长,提高增产效益。
  2、保蓄养分,减少流失。化肥溶解快,溶解度大,施入土壤后,土壤溶液浓度一时会很快增高,造成作较高的渗透压,影响作物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增加了养分的流失和机会。有机肥和化肥混合使用,可以克服土壤溶液陡然增高的弊病,同时,有机肥可以改善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条件,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防止和减少化肥养分的流失,提高化肥利用率。
  3、减少养分固定,提高肥效。化肥施入土壤后,有些养分会被土壤吸收,鳌合或固定,降低肥效。如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直接施入土壤,容易同土壤中的铁、铝、钙等元素结合,生成难溶性的磷酸物而被固定,造成有效养分损失。若与有机肥混合施用,不仅可减少与土壤接触面,减少土壤与化肥的固定机会,而且可使磷肥中那些难溶性的磷转化成作物能利用的有效磷,提高磷肥的肥效。
  4、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持续增产。长期单施化肥会被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造成土壤粘重板结,降低耕作性能和供肥性能。有机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可活化疏松土壤,降低容量;可改善土壤的水、肥、气、热等理化性状;调节酸碱度。二者混用,既可提高产量,又可促进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5、促进微生物活动,增加土壤养分。有机肥是微生物生活的能源,化肥是微生物生长的无机营养,二者混用促进微生物活动,进而促进有机肥的分解,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有机酸,有助于土壤中难溶性养分溶解,供给作物吸收。二氧化碳能增加作物的碳素营养,提高光合效率。微生物生命短暂,死亡后即分解释放出养分,供作物吸收利用。
  二、适宜混施的有机肥和化肥
  1、厩肥、堆肥与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混施。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与厩肥、堆肥、沤肥、混合堆沤后施用,不但减少磷肥与土壤的接触面,避免磷酸根离子被土壤固定,而且有机肥料分解生成的各种有机酸,能促使被土壤固定的磷素释放出来,供作物吸收,肥效可提高三分之一。
  2、厩肥、堆肥与碳铵和尿素混施。在厩肥、堆肥中加入0.5~1%的碳铵(或酸)和人粪尿,有利于微生物繁殖和活动,促进有机肥的腐熟和各种养分释放,为作物提供丰富的营养元素。
  3、人粪尿与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混施。腐熟的人粪尿中碳酸铵含量过多,单施容易挥发损失,与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混施,经过化学反应可形成性质稳定的磷酸二氢铵,既减少了人粪尿素中氮素损失,又增加了磷素营养。以磷保氮,肥效大增。
  4、人粪尿与硫酸亚铁混施。在人粪尿中加入0.5%的硫酸亚铁,可使人粪尿中极易挥发的碳酸铵转化成性质稳定的硫酸铵,起到保肥除臭,防止氮素挥发流失的作用。
  三、不宜混施的农家肥和化肥
  1、未腐熟的农家肥不能与硝态氮肥混施。若混施,农家肥中的反硝化细菌会使硝态氮肥发生反硝化作用,生成亚硝酸盐,引起氮素损失,降低作物品质。
  2、草木灰不能与氮素化肥混施。草木灰是碱性肥料,若与氨态氮、硝态氮等酸性氮素化肥混施,则会发生中和分解反应,释放出氨气挥发,造成氮素损失,降低肥效。
  3、草木灰不能与过磷酸钙混施。草木灰含钙较多,若与过磷酸钙混合,会生成不溶性的磷酸钙,使磷素被固定,作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
  4、草木灰不能与厩肥、堆肥、人粪尿混施。草木灰一般被当作钾肥施用,呈碱性,若与厩肥、堆肥、人粪尿混合,会加速氮素以氨气形式挥发损失。
上一篇:钙镁磷肥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有机肥和化肥混合使用,相得益彰,但配伍不合理,则会两败俱伤,造成损伤。   一、有机肥和化肥混施的好处   1、取长补短,培肥地力。化肥的养分单一,含量高,肥效快,但持续时间短;有机肥养分齐全,肥效持久,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二者混用,可取长补短,全面供给作物生长所 ...
下一篇:酸性土壤改良培肥方法
有机肥和化肥混合使用,相得益彰,但配伍不合理,则会两败俱伤,造成损伤。   一、有机肥和化肥混施的好处   1、取长补短,培肥地力。化肥的养分单一,含量高,肥效快,但持续时间短;有机肥养分齐全,肥效持久,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二者混用,可取长补短,全面供给作物生长所 ...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耕种帮种植网|茶叶知识|养鱼技术|肥料价格|农药价格|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4-24 17:35 , Processed in 1.23384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