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黄芪白粉病的症状、发生特点是什么?如何防治?

2017-05-08 14:25 作者:李先生  

耕种帮解答:


  

  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具有补气壮脾胃、固表止汗、利水退肿等功效,医用价值很高,需求量也较大,因此种植黄芪也是一条致富之路。黄芪在整个生长期受白粉病的为害相当严重,直接影响产量及品质。那么该如何防治黄芪白粉病呢?下面耕种帮就为大家介绍下黄芪白粉病的科学防治法:

  

  一、黄芪白粉病症状:

  黄芪白粉病不仅为害叶片,也为害花蕊、荚果、茎秆等部位,整株布满白粉,到秋天黄芪田发病率达100%。

  二、黄芪白粉病发生特点:

  1、黄芪白粉病于9月下旬形成有性世代,以子囊果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5月份气温达到20℃以上时,病菌孢子萌发,首先感染二年生黄芪植株,出现发病中心,病菌繁殖,重复侵染,叶片上出现白色粉状物,借风传播,并迅速向邻株蔓延,很快布满全田,8-9月份病情严重,普遍率及严重度均达100%,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形成子囊果,随病残体落入土壤越冬。田间先出现发病中心,然后向四周蔓延发病,是该病发生的特点。

  2、黄芪白粉病发生并流行与温度关系不密切。黄芪白粉病菌孢子萌发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0℃—30℃,北方地区二年黄芪田从5月下旬便开始发病,一年生黄芪田6月下旬开始发病,直到11月份均有白粉病菌在田间传播流行。

  3、田间调查发现,黄芪白粉病除为害黄芪外,还为害防风(伞形科)、沙菀子(豆科)、金盏菊、签草、苦参、黑故子、紫菀(菊科)。

  三、黄芪白粉病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烧毁残株落叶,减少越冬菌源。根据黄芪白粉病菌在枯枝落叶上越冬的习性,待收割完黄芪以后,扫除残枝落叶集中烧毁,以压低越冬菌源。

  药剂防治:黄芪白粉病发生期较长,6月—10月份防治黄芪白粉病为时期。在发病初期、中期及后期各喷药1次,用25%粉锈宁4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达90%以上。调查发现,粉锈宁的药效期长达1个月左右,粉锈宁对白粉病理想农药。另外,可用70%甲基托布津、70%代森锰锌500-800倍液喷雾防治。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黄芪立枯病用什么药治?怎么治? 下一篇:金银花主要虫害有哪些?金银花虫害要如何防治?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