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春季马铃薯畸形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2017-05-07 08:59 作者:李先生  

耕种帮解答:


  

  在马铃薯结薯期,常常碰上温、水、气、肥等外界因素与马铃薯生长发育所要求的适宜外界条件发生矛盾的现象,在不能满足马铃薯结薯期所要求的外界环境条件时,春播马铃薯就会出现如下畸形块茎。那大家知道这种情况应该怎样防治吗?下面就让耕种帮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春季马铃薯畸形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一、种薯块上的芽眼处结出小块茎

  春播马铃薯收获时,凡未出苗的种薯都是切块播种时将长出的长芽掰掉的薯块,在掰掉的原芽眼处均结出1~3个小薯块。这种畸形块茎现象有的地方称“闷生薯”,也有的称为“梦生薯”。这是由于作种用的薯块贮藏时窖温偏高造成的,试验证明只要窖温在4℃以上,块茎已渡过休眠期就会发芽,当窖温10℃以上时块茎上的芽就会长得快而长。若在播种时把种薯块上的长芽掰掉,播种后再遇上低温时间长或覆土过浅,此时的地温虽然不能满足幼芽伸长的要求,却仍然具备了促使种薯块茎内营养物质向芽中运输形成小块茎的条件,迫使芽眼处积累了大量的营养物质,从而在原种薯掰掉芽的芽眼处结出了小块茎,即“梦生薯”。

  防止对策:一是种薯块上的芽不是特别长,在播种时一定不要轻易掰掉芽;二是春播不要太早,待10cm深处地温稳定在7~10℃再下种,若种薯芽太长时,播种更不能太早;三是春播时覆土厚度要适宜;四是种薯贮藏地点(窖)温度不要超4℃。

  二、块茎呈哑铃状

  出现这种畸形块茎的原因是在结薯期遇到25℃以上的高温时间过长,加上土壤又严重干旱缺水,迫使新生块茎停止生长。若在这个时候进行浇水或天降透雨,使土壤温度骤然降低旱情解决,使块茎开始出现二次生长,迫使薯块形成了中间细两头粗,似哑铃状的畸形块茎。

  防止对策:一是选用耐高温的品种可以不出现或少出现哑铃薯;二是浇水要及时,防止土壤忽干忽湿,要始终保持土壤湿润。

  

  三、块茎呈念珠形状

  在植株结薯前期遇上土壤严重干旱时,忽然降雨或进行人工浇水,之后又遇上了高温和冷凉天气相互交替造成念珠形块茎。高温与冷凉天气交替次数越多,则块茎上的念珠个数也就越多,有时还会在一个块茎顶部长出带有匍匐茎的小块茎若干个。

  防止对策:一要适期浇水始终保持土壤湿润; 二建议春种时采用地膜上扣小拱棚的“两膜栽培法”,这种种植法除可防止发生念珠状块茎之外,还可达到产量高,上市早,经济效益好的目的。

  四、块茎薯皮粗糙和薯形不整

  在结薯期若土壤板结,多湿缺氧,块茎上的皮孔为了扩大吸氧量,迫使皮孔突出薯皮,使块茎表皮呈现状似麦粒大小的白点。若土壤中继续多湿缺氧,时间一长,轻者块茎表皮粗糙或薯形不整,严重时甚至会闷死块茎引起烂薯减产。在块茎皮孔突出的时候,若再被土壤中的放线细菌侵入,不久就会在块茎上发出褐色小斑点,褐色斑点扩大后就会在中央凹陷而边缘突起,薯皮变得更加粗糙且连成片。褐色病组织死细胞脱落之后,病痕加深,病斑处就呈现疮痂状,即为“疮痂病”。

  

  多年调查证明:

  ①秋马铃薯块茎发病率大大高于春马铃薯;

  ②含石灰质的碱性地块发病率高于偏酸性土壤;

  ③低洼地块的发病率高于高燥地块;

  ④粘重土壤块茎发病率高于沙壤土;

  ⑤施用未发酵农家肥的地块重于施用发酵好农家肥的地块;

  ⑥高温干旱的年份土壤板结重者比湿润凉爽年份发病重。

  防止对策:

  1是在块茎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疏松湿润,防止干旱;

  2是要及时中耕松土,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和土壤耕层的含氧量;

  

  3是实行4~5年的轮作;

  4是禁止使用未发酵的农家肥和石灰;

  5是选用抗粗糙和疮痂病的品种;六是可用0.2%的福尔马林(甲醛)溶液(即40%甲醛药液500mL加水100L),在播种前浸薯种2h,或用对苯二酚(化学纯)100g,加水100L配成0.1%的溶液,于播种前浸种30min后取出晾干播种,此法还可兼防马铃薯粉痂病。

  以上就是耕种帮为大家介绍的造成马铃薯畸形的原因和防治措施,大家了解了吗?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对于马铃薯的质量造成的影响,大家一定要及时防治,希望耕种帮的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马铃薯生长对光照要求有哪些 下一篇:马铃薯如何科学切种薯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