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防治玉米茎腐病

2017-05-06 20:44 作者:李先生  

  

近日,卢龙县农牧局技术员下乡,发现陈官屯乡染庄村个别玉米地块发生植株干枯倒伏,经考察诊断是玉米茎腐病所致。

玉米茎腐病也叫茎基腐病,是指发生在玉米茎或茎基部腐烂,并导致全株迅速枯死症状的一类病害。玉米抽雄期至成熟期高温高湿是该病发生流行的重要条件,乳熟至蜡熟期为发病高峰期。

该病是土传病害,带病种子和病残体是主要初侵染源。病菌可能在种子上或土壤中越冬,从气孔或伤口侵入。害虫为害和暴风雨造成的伤口有利于病菌侵入。高温高湿、地势低洼或排水不良、密度过大、通风不良、偏施氮肥的地块发病重。因此,暴雨过后常大量发生。

病菌自根系侵入,在植株体内蔓延扩展。发病时病茎地上部第一、第二节间有纵向扩展的褐色不规则病斑,剖茎检查,其内部组织腐解,维管束游离呈丝状,茎秆变软易倒。多数病株初生根及次生根坏死,变成红色,须根减少。条件适宜时,病情发展迅速,地上部得不到水分,导致整株突然干死,叶片呈灰绿色,特别是雨后猛晴时,萎蔫和青枯更为明显。

玉米茎腐病分为青枯型茎腐病和细菌型茎腐病两种,青枯型茎腐病在玉米灌浆期开始根系发病,乳熟后期至蜡熟期为发病高峰期。细菌型茎腐病一般在玉米10片叶时发病,目前主要是青枯型茎腐病。区分关键是看病组织是否有腐臭的菌液,如有则为细菌型茎腐病;否则为青枯型茎腐病。

青枯型茎腐病从始见青枯病叶到全株枯萎,一般5-7天。发病仅需1-3天,长的可持续15天以上。在乳熟后期常突然成片萎蔫死亡。节间变淡褐色,果穗苞叶青干,穗柄柔韧,果穗下垂,不易掰离,穗轴柔软,籽粒干瘪,脱粒困难。

农业防治:实行轮作,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水肥管理。田间发现病株后及时拔除,携出田外高温沤肥或集中烧毁。

药剂防治:用多菌灵加农用硫酸链霉素喷雾、灌根,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可有效控制病害发展。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玉米穗上有“黑乌麦”怎么办? 下一篇:要注意板栗树采果前后施肥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