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病是人参果的主要病害,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下易发生此病。人参果疫病主要为害茎叶及果实。茎部染病初呈水浸状,后变暗绿色或紫褐色,病部缢缩,其上部枝叶萎垂,湿度大时上生稀疏白霉。叶片被害呈不规则或近圆形水浸状淡褐色至褐色病斑,有较明显的轮纹,潮湿时病斑上生稀疏白霉。幼苗被害引起猝倒。果实染病近地面的果实初现水浸状圆形斑点,稍凹陷,果肉变灰褐色腐烂,易脱落,湿度大时,病部表面长出茂密的白色棉絮状菌丝,迅速扩展,病果落地很快F·B。
人参果疫病发病因素:
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组织在土壤中越冬。翌年卵孢子经雨水溅到人参果上,萌发长出芽管,芽管与寄主表面接触后产生附着器,从其底部生出侵入丝,穿透寄主表皮侵入,后病斑上产生孢子囊,萌发后形成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形成再侵染,秋后在病组织中形成卵孢子越冬。病菌生长发育适温28-30℃,适宜发病温度为30℃,相对湿度85%,有利于孢子形成,95%以上菌丝生长旺盛。在适宜条件下,经24小时即显症,64小时即可再侵染。因此高温多雨,湿度大成为此病流行条件。地势低洼,土壤粘重的下水头及雨后水淹,管理粗放和杂草丛生的地块,发病重。
人参果疫病防治方法:
1)加强田间管理,预防低温高湿;
2)及时整枝打叉,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性。
3)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喷施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倍液。
以上就是耕种帮介绍的人参果疫病的防治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想了解更多关于人参果病害的资讯,请继续关注()。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