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治疗中华倒刺鲃混合感染

2017-05-04 19:21 作者:李先生  

  

  近年来,随着中华倒刺鲃养殖规模的扩大,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其病害越来越严重,严重制约了其健康养殖的发展。2009年l0月,四川雅安某养殖场的中华倒刺鲍发生持续性的死亡,其发病死亡率在20%~50%,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对该病的病原进行了分离与鉴定,确定其为维氏气单胞菌和约氏不动杆菌的混合感染,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性药物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对该病例的诊断与防治进行总结,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症状

发病早期,出现食欲下降;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鱼游泳缓慢,反应迟钝,常漂浮在上层水域,并见腹部明显膨大,鳞片竖起,眼球突出,部分病鱼腹部出现明显的充血或出血斑;解剖病鱼,见腹腔内有大量淡红色至红色易凝固腹水;中肾严重肿大,呈淡红色到灰白色,质地变脆;肝脏呈灰白色,质地变脆;脾脏充血、出血,颜色变深;肠道内无食物,有白色粘样物质,肠壁变薄呈半透明状。

诊断

水质分析

采用溶氧、氨氮和亚硝酸盐快速检测试剂盒测定养殖水体中层的溶氧、氨氮含量和亚硝酸盐含量,结果表明:发病的养殖水体中的溶氧为7毫克/升,氨氮含量为0.1毫克/升,亚硝酸盐含量为0.05毫克/升,符合渔业水质要求。

寄生虫检测

对病鱼体表粘液和鳃制作水浸片,显微镜下观察:体表粘液和鳃均无寄生虫。

细菌性病原分离鉴定

从病鱼的肝、脾和肾进行细菌分离,获得两株优势细菌,分别编号为QBl、QB2,经革兰氏染色和生理生化特性检测发现,菌株QB1呈单个或两个排列,无芽孢,为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其鸟氨酸脱羧酶、氨基酸脱羧酶、氧化酶呈阳性;精氨酸、七叶苷、吲哚呈阳性;西蒙氏枸盐酸盐、丙二酸盐、氰化钾、水杨素、卫矛醇、肌醇呈阴性;产麦芽糖、半乳糖、果糖和甘露糖,不产鼠李糖、蔗糖和硫化氢;菌株QB2呈球形,多成对出现,无芽孢的革兰氏阴性菌,其柠檬酸试验、接触酶试验呈阳性,淀粉水解、明胶液化、M·R、氧化酶试验、硝酸盐还原、V·P、尿素酶试验呈阴性。结合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菌株QBI~DQB2分别为维氏气单胞菌和约氏不动杆菌。

防治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采用氟苯尼考和恩诺沙星进行拌料投喂,其用量为30毫克/千克鱼体重,连用5天;同时用二氧化氯全池泼洒进行水体消毒,浓度为0.1克/米~0.2克/米,1天1次,连用两次,通过治疗,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袁旦一耿毅李成伟陈家荣李中华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救心菜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大棚樱桃盛花期生物授粉正当时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