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金针菇黑尾病的危害及防治

2017-05-02 05:38 作者:李先生  

  

  金针菇黑尾病又叫细菌性褐斑病,是引起金针菇褐腐的细菌性病害,对生产影响很大。病菌一般只浸染子实体表面。

  子实体被浸染初期,菌盖表面出现小的黄色或苍褐色变色区,以后变成暗褐色的凹陷病斑,菌盖上的病斑呈圆形或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颜色加深并扩大连成不规则形的大型斑块,致使浅色菇变为黄色,深色菇转为酱色。在潮湿条件下,病斑表面有一薄层菌液,发出臭味,当病斑点干燥后,菌盖开裂,形成不对称的子实体。在发病严重的情况下,病斑连成一片,包括整个菌柄,全部变成褐色,不能直立,有黏,最后整朵菇变为黑褐色甚至腐烂。

  一是保持菇场清洁卫生,及时清除病菇和废料;菇房、床架、用具等用前要用金星消毒液50倍液或2%的漂白粉溶液等彻底消毒。

  二是拌料时用疣霉净1000倍液拌料,不可用高毒、高残留的防污剂之类。

  三是栽培金针菇的培养料应彻底灭菌。

  四是在出菇期将出菇室的温度控制在15℃以下,如果气温突然升高,要采取降温措施,如开窗、揭膜、遮阳等,但要注意温度波动不能过大,以防止水汽凝结,产生水膜。

  五是发现病菇要及时摘除,并立即加大通风量,暂停或减少喷水,迅速降低温度,并用药控制病害发生程度。如可向料面喷洒5%的石灰水上清液,也可喷洒每毫升含100~200国际单位的农用链霉素溶液或300国际单位的土霉素溶液,每2天喷1次。施药前后菇床停水1天,间隔3~4天再次用药,连续用药3次以上,能有效控制病害蔓延。发病严重时,应先清除病菇,清理料面或覆土后再按上述方法喷药。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春季草莓重防病虫 下一篇:初春果树幼树防抽条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