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防治紫鞘病的方法

2017-04-15 06:13 作者:李先生  

  

  

   症状水稻抽穗后,剑叶叶鞘上产生密集的针尖大小的紫色小点,后逐渐扩展到叶鞘的大部分或全叶鞘变为紫褐色,叶鞘外壁尤其明显,有时侵染到内壁或深达茎部,发病重的剑叶提早7-10天枯死。有时扩展到第二至第三叶鞘,但叶片不枯死,湿度大时,病部现白色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谷粒染病产生褐色病变或形成褐斑,千粒重下降。有认为此症状是水稻叶鞘F·B病抽穗后发生的紫鞘型。下面耕种帮就为大家介绍下防治水稻紫鞘病的方法。

  

  

   病原称中华帚枝杆孢,属半知菌亚门。形态特征与S.oryzae基本相似。有认为本病与叶鞘F·B病为同一病原。

  

   防治方法防治紫鞘病时,应在水稻6%已抽穗时,喷洒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此外每667平方米可选用50%多菌灵60克,加5%井冈霉素80毫升,对水65-70升混合喷洒防效80%以上。

  

  

   以上就是耕种帮为大家带来的防治水稻紫鞘病的方法,希望耕种帮的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使大家种植的水稻都能够高产高收。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番茄顶端停止生长是啥原因 下一篇:西瓜窖藏延长保鲜期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