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小麦后期的管理技术

2017-04-07 01:51 作者:李先生  

  

  

   目前,小麦正处在灌浆期,此期是保根、护叶、延长叶片功能、防止早衰、提高粒重,并预防旱、涝、风、病虫、倒伏等自然灾害的关键时期,应采取的主要措施:,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小麦后期的管理技术。

  

  

   小麦后期的管理技术:

   1、适时浇好灌浆水 灌浆期是小麦籽粒产量的终形成期,对小麦丰产有着重要的影响。此期对水分需求较多,灌浆期是否灌水应根据多种因素综合确定。灌浆水灌得好,有利于小麦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如技术掌握不好,不仅不会增产,反而会贪青晚熟或倒伏。

   (1)首先看天。若小麦灌浆期出现一次降水量达20毫米以上的降水过程,可以不浇灌浆水,如果灌浆期降水量很少,可以考虑浇灌浆水。

   (2)其次看地。土壤肥力高、墒情好的地块可不浇灌浆水,而土壤墒情不足的麦田则应浇灌浆水。

   (3)看苗浇水。群体偏大,生长过旺,具有倒伏风险的地块尽量不浇灌浆水,否则一旦出现倒伏,产量降低更多,风险更大。 注意:灌浆期浇水时要做到小水轻浇,并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大风雨来临前严禁浇水,以免引起倒伏。

  

  

  

  

   2、叶面喷肥,预防风害 小麦生长后期,根系吸收能力减弱,叶面追肥可延长小麦叶片功能期,提高光合作用,防病抗倒,减轻干热风危害,增加粒重,可亩用0.3%的磷酸二氢钾加1~2%尿素混合液,或加其它生态活性肥进行叶面喷施。一般在抽穗期和灌浆期各喷施一次,脱肥田可10天喷一次,可与防治病虫结合进行。

   3、防病治虫,“一喷综防” 小麦灌浆期是多种病虫发生危害高峰期,也是提高小麦千粒重的关键时期。此期主要防治对象有麦蚜和小麦白粉病、锈病、赤霉病及叶枯病等。防治小麦病虫病时应视田间病虫的发生动态,而采取不同的防治技术,达到一喷多防的效果。具体防治方法为:对麦蚜可选用10%吡虫啉或40%的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需兼治白粉病、锈病、赤霉病时,在防治蚜虫的药液中加入禾果利或50%多菌灵800倍液混合喷雾防治。

  

  

  

  

   4、适时收获 农谚说的好:“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这形象地说明了小麦适时收割的重要性。小麦千粒重从灌浆到蜡熟末期每天约增重1~2g,蜡熟末期达到值,蛋白质含量也,应及时收获。若收获过迟,籽粒脱水变硬,颖壳松散,容易落粒;穗茎变脆,容易掉穗;后熟期短的品种,遇雨还会在穗上发芽。

  

  

  

  

   小麦后期管理技术就介绍到这里,小麦拔节孕穗期是决定小麦成穗率和结实率,夺取壮秆大穗的关键时期。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番木瓜怎么栽培,番木瓜的栽培技术 下一篇:优质小麦高产的栽培技术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