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沼气池换料最理想的季节,此时沼气大换料后的第2天就能正常产气,但须掌握以下要点。 1、原料堆沤。草料入池前,先将草铡碎,浸水湿透,堆沤1-2天,再分层堆放,每层厚50厘米,两层之间撒少许石灰或草木灰,同时层层泼洒人畜粪或污水至湿透,最后用稀泥封闭,以加速原料腐烂。一般堆沤8天左右。 2、合理搭配。要想换料后产气快,产气足,搭配原料不能忽视。一般发酵原料的比例是畜粪30%、人粪8-10%,池内留菌种(原发酵料)和沼液20%、水40%。 3、讲究程序。先将堆沤过的草料倒在沼气池底层。进料时,预先准备好一根直径为20厘米的木头(或用几根小竹子、小树捆在一起),将它竖立在沼气池中间,将堆沤好的草料放在木头周围,装至全池容量的1/4为宜。料进完毕,用力将木头拔出,料中间就自然留下一个空洞,洞里插入事先捆好的玉米秸、稻草,再用5-6根直径3厘米,长1.5米的竹子(每节竹子砍对口一个,从底往上砍8-10对口,再将竹节用铁条打通,便于通气)插入洞中。最后加水、加盖密封,接上输气管,第2天中午就可用上沼气了。 4、做到三勤。即勤检查、勤搅拌、勤换料。每周要小出料,进料3-5公斤,1个月后大出料,大进料,1次30-50公斤。人工搅拌可促进甲烷菌和营养物质均匀分布,增大接触面,防止池内表层结壳。平时常检查,看输气系统有无漏气,池内运转有无异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正常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