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蔬菜枯萎病的症状和病原 蔬菜枯萎病发病原因及防治

2017-03-24 00:50 作者:李先生  

  

  

  枯萎病是瓜类和茄果类蔬菜的重要土传病害,各地均有发生,近年来为害呈逐渐加重趋势。该病一般发病率为5~25%,导致减产10~30%,给蔬菜生产带来较大的威胁。以下内容是耕种帮网耕种帮为大家分析介绍了蔬菜枯萎病的症状、病原、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供大家参考。

  一、症状

  枯萎病是一种土传病害,主要为害维管束,一般在作物花期或结果期开始发病,症状由下而上逐渐显现,该病传染性强,但病程进展缓慢,一般15~30天整个植株枯死。不同种蔬菜上的具体表现症状有差异:番茄枯萎病,发病初期仅茎的一侧自下而上出现凹陷区,致一侧叶片发黄变褐后枯死,有的半个叶序或半边叶发黄,病株根部变褐,剖开病茎,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粉红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无乳白色粘液流出,有别于青枯病;茄子枯萎病,病株叶片自下而上逐渐变黄枯萎,病症多表现在一、二层分支上,有时同一叶片仅半边黄,另一半健康如常,该病易与黄萎病混淆,需要S检测病原区分;甜椒、辣椒枯萎病,植株下部叶片大量脱落,与地面接触的茎基部呈水渍状腐烂,地上茎叶迅速凋萎,有时病部只在茎的一侧发展,形成一纵向条状坏死区,后期全株枯死,剖检病株地下根系也呈水渍状软腐,皮层极易脱落,木质部变成暗褐色至煤烟色,在湿度大的条件下,病部常产生白色或蓝绿色的酶状物。

  二、病原

  枯萎病病原称尖镰孢属,属半知菌亚门。枯萎病菌有不同的专化型,对不同作物的侵染能力有差异,对极限温度的承受能力也有差别,但在形态上都具有尖镰孢属的共同特征。番茄专化型生长发育适温为27~28℃,38℃,5℃,只侵染番茄;茄子专化型为25~28℃,33℃,21℃;辣椒、甜椒专化型为24~28℃,37℃,17℃。

  三、发病原因

  枯萎病菌以菌丝体或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附着在种子上越冬,可营腐生生活,一般从幼根或伤口侵入寄主,进入维束管,堵塞导管,并产生出有毒物质镰刀菌素,扩散开来导致病株叶片黄枯而死。病菌通过水流或灌溉水传播,也可以随病土借风吹往远处。土壤潮湿,雨后积水,连作地,移栽或中耕时伤根多,植株生长势弱的发病重。此外,酸性土壤、偏施氮肥肥料不足、使用未腐熟或带菌的的有机肥、带菌的种子、被线虫取食后造成伤口利于本病发生。

  四、防治技术

  1.农业措施

  1.1选用抗耐病品种。

  1.2合理轮作,与葱蒜类蔬菜3~4年轮作以上,可有效减轻枯萎病的发生。

  1.3培育壮苗,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

  1.4采用配方施肥,施用有机肥和生物肥,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减少化肥的单一集中大量使用,适当增加磷钾肥

  1.5,土壤工具以及消灭附着残留的病菌。

  1.6清园,蔬菜生长过程中,及时摘除病叶、病果或全株拔除,带到田外深埋或烧掉,前茬作物收获后,彻底残枝、败叶、根等,减少病原基数,控制初侵染源。

  2.药剂处理

  2.1新土育苗或床土,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6千克加土拌匀,先将1/3药土撒在畦面上,然后播种,再把其于药土覆在种子上。

  2.2种子,用适乐时进行种子包衣(10ml可以处理2kg种子),并将药液稀释到2000倍进行苗床浇灌或用0.1%硫酸铜浸种5分钟,洗净后催芽播种。

  2.3发病初期要及时拔除病株,带到田外深埋或烧掉,并对发病点进行喷药保护,同时进行药剂灌根。药剂有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50%多菌灵600倍、2.5%适乐时1500倍,灌根时,可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每株灌药液100g~250g,每隔7~10天一次,连续3~4次。

  3.生物防治

  木霉菌剂是一种很好的生物剂,其药效持久、稳定,对人畜和生态环境不会造成危害。在蔬菜移栽时进行穴施,每株施用木霉菌剂2g,它通过重寄生,能在植株根周围土壤中长出较多、较长的菌丝去侵染枯萎病菌,从而抑制病害发生,可有效地抑制枯萎性病原菌的活动,对许多土传性病害都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草莓枯萎病的发病症状及条件 草莓枯萎病的防治措施 下一篇:金桔树掉叶子怎么办 金桔树掉叶子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