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米 1、干腐病。病粒部呈深褐色或黑色,病粒缩小、干腐,发芽时有白色霉状物包围。 2、赤霉病。病粒表皮呈红色或粉红色,种粒发芽时长出微黄色及粉红色菌丝体。 3、穗腐病。病害籽粒无光泽,上面密生黑色小点。 4、圆斑病。被害果穗的籽粒和穗轴变黑色,形成穗病,最后籽粒黑腐干缩。 二、小麦 1、根腐病。颖壳上着生褐色不规则的病斑,籽粒的胚部变黑色,形成黑胚粒。严重时,籽粒瘪瘦,胚部及籽粒上都表现褐色病斑。 2、赤霉病。在多雨年份,当小麦成熟时,颖及芒上生黑色小点。籽粒干瘪,有的变紫红色,潮湿时长出白色或粉红色霉状物。 3、腥黑穗病。病粒成为菌瘿,形状比正常麦粒短,呈暗绿色,干燥后变淡褐色,极易破裂,散出带鱼腥味的黑粉。 4、线虫病。籽粒全变虫瘿,呈球形,初期较肥大,后期变为褐色小粒,切开病粒,粒里全是白色。 三、水稻 1、稻瘟病。护颖和果梗带病时,病部呈灰色或黑褐色。颖壳带病时,有纺锤形或不规则形的暗灰色斑点。 2、恶苗病。受害病粒有的变成瘪粒,有的在内外颖的合缝处生一条红线。 3、胡麻斑病。病粒颖点上有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黑点,严重时全部变为褐色。 4、腥黑粉病。稻粒颖壳略微破裂,露出黑色的粉末。 四、大豆 1、紫斑病。病粒种皮上有淡紫色至深紫色的斑点,斑点大小不一,严重时整个豆粒变成紫色;另一种症状是形成"黑霉豆",病斑呈褐色或黑褐色,有时稍带紫色,籽粒干缩,种皮处多有纵行裂纹。 2、霜霉病。病粒的种皮表面附有一层紧密的灰白色菌丝体,内含有大量的病菌卵孢子。 3、赤霉病。病粒上附有粉白色菌丝体,种子僵化后缩小,并散出臭味。 4、灰斑病。籽粒上病斑圆形至不规则形,呈赤褐色,中央无霉状物。 5、菌核病。籽粒腐烂或干缩。 6、花叶病。病粒呈褐斑粒,以脐部为中心向两侧延伸,斑纹颜色与种脐色一致,有黑色、灰蓝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