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白灵菇栽培新技术

2017-03-14 15:12 作者:李先生  

  白灵菇,又名白灵侧耳、白河魏菇。它是一种著名的食药兼用菌,肉质细嫩,味美可口、有"天山神菇"、"草原上的牛肝菌"之称,是侧耳属中最具烹调价值的一种。白灵菇除鲜销外,还可加工罐头,切片烘干,或者深加工为其他多种保健营养品、调味品及饮料添加剂,目前,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供不应求,非常畅销。因此,白灵菇被认为是最具有开发潜力的十大珍稀食用菌之一,是当今最佳天然绿色保健食品,开发前景非常广阔。现将白灵菇的栽培新技术介绍如下。 一、栽培时间及菌种选择 白灵菇属中、低温型菌类,华北地区一般7-8月制种,9月接种栽培袋,11月至翌年4月出菇采收。大量生产时,可分期分批接种,以保证采收的连续性。 苗种根据市场的要求,适当挑选。国际市场上销售可选用天山2号(新疆哈密地区天山菌业研究所),K2或K4;若国内市场可选用天山1号或K5。 二、培养料选择与配制 目前生产上可取得较好的效果配方是:⑴棉籽壳78%、麸皮20%、石膏粉1%、蔗糖1%;⑵杂木屑68%、棉籽壳10%、麸皮20%、蔗糖1%、碳酸钙1%,每50公斤干料加酵母片25克,过磷酸钙250克。 栽培料应选择新鲜、干燥、无杂菌污染及虫害的干料,调节含水量55-60%。为了提高产量,培养料配方中的主料必须与食用菌发酵袋剂混合发酵,发酵好后再添加辅料装袋灭菌。发酵方法是配好主料后,加入发酵剂,充分混合,加水拌匀,待料湿润后,建堆发酵。其它同平菇料的发酵方法。 三、装袋灭菌及接种   栽培袋可选用17×32厘米的塑料袋,也可选用40厘米长的塑料筒进行两头接种出菇。质地依灭菌条件选择。17×32厘米的塑料袋约装0.6-0.8斤干料。装料时要注意松紧度,装好后及时灭菌。灭菌后料袋的温度降到30℃以下时进行接种,接种量3-5%。接种室的熏蒸要彻底,全面,接种速度要尽可能快,即快解口,快接种,快扎口。 四、发菌管理 接种后的料袋于培养室内培养,温度控制在2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下,每天进行通风换气,随菌丝生长,逐渐加大通风量。室内保持弱的光线,门窗及通风口吊帘遮光。接种后10天左右进行第一次翻堆检查,发现污染及时处理。以后检查2-3次。 菌丝长满袋后再继续培养15天左右,使菌丝充分成熟。此期间不能打开袋口,且需要一定散射光刺激菌丝转向生殖生长。 五、出菇管理 当料面或袋侧面出现原基时,及时转入出菇室进行出菇管理,打开袋口,当原基长到2厘米左右时,去掉多余的袋膜,以防阻碍子实体生长。培养室的温度控制在8-20℃,在10-15℃出菇最好。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5%,每天向地面和空中喷雾状水3-4次。不能将水直接喷到菇体上,否则子实体易变黄,甚至腐烂。出菇期间应保持空气新鲜,并给予一定散射光。 一般情况下,白灵菇从形成原基到采收大约需10-15天,当菌盖由内卷逐渐平展,边缘变薄时为采收期。生物转化率大约40-80%。 六、目前,白灵菇的袋式栽培大多只能出一茬菇。若想提高产量,可在出完第一茬菇后,进行墙式覆土出菇。两排菌墙间距20-30厘米左右,中间填充经过消毒处理的土壤,并打一深至底部的洞,喷灌液体菌肥,可增产30-40%。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冬暖式大棚香椿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大棚西葫芦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