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菇常规栽培在6-9月份,采用低温栽培法,能使草菇周年供应。 一、菇房设置。菇房一般以长7米、宽5米、高2.5米左右为宜,墙壁用2层2.5厘米厚的泡沫塑料板通过木头支柱固定好,里层覆好薄膜,外层覆盖遮阳网,屋顶做成圆拱形,菇房内可设置4个床架,每个床架可设置4-5层栽培床面。 二、堆料。冬季室外堆制培养料很难达到要求,故采用室外预湿室内发酵的方法。具体操作:培养料按常规在室外堆制3-4天,中间翻堆一次。然后移入菇房床架上,在室内置一个或多个煤炉加温。煤炉在进入室内前先点燃加旺,并一次性加足煤,移至室内,关闭门窗,中间不得再添煤,以防煤气中毒。待48小时后开门窗。 三、接种覆土。菌种应存放在25℃以上的菇房中,以免温度过低影响质量。当料温和室温降至30℃时即可铺料播一层菌种,把料面做成波形,一般波高25厘米,低处10厘米,1米宽度做3-4个波峰,菌种接于培养料表面,稍拍实,每50公斤料用8袋菌种,播种结束后覆土(菜园土拌入2%石灰、0.2%
多菌灵)0.5厘米厚,盖上薄膜发菌。 四、播后管理。⑴温度。低温季节栽培草菇必须采取室内加温才能达到草菇生长所需温度,可采用煤炉通过控制炉门大小来调节室内温度,并用铁皮管把废气排出室外。一般发菌阶段保持料温32-35℃,7天左右形成子实体,出菇后温度逐渐降至30℃。⑵湿度。发菌结束,揭膜后即喷一次出菇水,要求水温掌握在35-40℃,并加2%的石灰,每平方米用量0.5公斤左右,同时可在煤炉上放置一盛水铝锅,散发蒸汽保持空气湿度达90%-95%。⑶通风。发菌阶段每天揭膜数次,出菇后因室外温度很低,不能大开门窗通风,以免温差过大引起死菇,通风以开地窗或上方小窗和内门为主。 五、采收。一般播种后10天开始采收第一潮菇,3天内全部采完,清理床面并结合补水,重新覆膜养菌。过1周再收第二潮菇,一般20天左右完成一个栽培周期。采收后的子实体必须放在泡沫盒内上市,防止低温自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