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2017-03-12 14:38 作者:李先生  

  小麦纹枯病又称小眼斑病,在我省北部小麦主产区,近几年随着种植方式、施肥、引种、气候的变化,该病从1995年起发病程度逐渐上升,现已成为小麦主要病害之一。 一、发病症状 小麦苗期感病后,病部初呈暗绿色小斑,后渐扩大呈云纹状大斑。潮湿条件下,病部出现白色的菌丝体,有时出现白色粉状物。后期病部表面产生褐色菌核。以病组织表面出现褐色菌核作为其诊断识别的依据。 二、 发病规律 该病是角担菌属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病原菌无性阶段为禾谷丝核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中腐生。秋播后菌核萌发长出菌丝侵入叶鞘和茎秆。田间发病过程分5个时期。 1、冬前发病期(秋播至越冬前)。三叶期前后始见病斑,后有扩展,但病株率低,严重度低。 2、越冬静止期。越冬期病菌停止生长,病害停止扩展,病情稳定。 3、早春发病期(返青至拔节)。小麦返青后病害在株间水平扩展,病株率增加,至拔节期,严重田块病株率达100%。 4、发病高峰期(拔节至抽穗)。小麦拔节后病斑向上扩展,严重度增加,造成实性危害,严重田块出现枯孕穗。 5、停止发展期(抽穗后)茎秆变硬,阻止病菌扩展,病情稳定。发病重田遇风雨易倒伏。小麦生长中后期病部产生菌核。 三、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用优质抗病品种,应扩种皖麦38、中育5号、郑州9023等抗病品种,淘汰温麦6号、温麦8号、豫麦47-986、内乡188等感病品种。适期播种,合理增施农家肥提高抗性。清沟沥水,防止渍害、降低田间湿度,改善田间通风条件。 2、化学防治。用干种子量0.20%的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干种子量0.35%的5%井冈霉素拌种,每亩用300克50%井冈霉素对水15千克或25%粉霉灵可湿性粉剂100克对水50千克,于返青至拔节前期喷施。一般要求喷2遍,间隔10天为宜。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稻曲病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 下一篇:油菜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