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小麦白粉病

2017-03-10 10:17 作者:李先生  

  

  白粉病菌对湿度和温度的适应范围很广。分生孢子在相对湿度0~均可萌发,一般湿度越大,萌发率越高,但在水滴中萌发率则下降。分生孢子在0.5—30cc均可萌发,以10~10cc为适宜。直射阳光对分生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因此在植株郁闭、通风透光不良或阴天时发生较重。分生孢子不耐高温,夏季寿命很短,一般只有4d左右。在10~2occ下,子囊孢子形成、萌发和侵入都较适宜。病菌属于专性寄生菌,只能在活的寄主组织上生长发育。小麦白粉病菌内生理分化现象十分明显,国内选用9个鉴别寄主并采用8进制编码命名生理小种,已鉴定出生理小种70多个。

  发病原因:

  气候条件小麦白粉病菌是专性寄生菌,必须在活的寄主组织上才能生长发育,病菌分生孢子随气流远距离传播,扩大再侵染。小麦白粉病在小麦秋苗至成株期均可发病,5~6月份为暴发流行期。在小麦孕穗期至抽穗期温度不高于25cc,其分生孢子均可萌发。适宜温度10~l8cc。在18。C左右,相对湿度在80%~97%之间时易发生。相对湿度越高,分生孢子萌发率也越高,病害发生就越严重。一般阴雨天多、湿度较大、光照不足是白粉病严重流行的主要生境条件。

  、栽培管理多种栽培管理措施对小麦白粉病流行有不同程度影响。在病菌越夏地区秋播,小麦早播田较迟播田发病重;在平原地区群体过大较群体合理的田块发病重;不合理施肥会加重病害发生,高肥水特别是偏施氮肥田块,病害发生较重。小麦生长后期大量施氮肥,发病也严重。

  、品种抗性由于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抗性丧失,使小麦品种普遍都不抗病,也是近年白粉病日趋严重的原因。

  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丰产品种,可有效抑制小麦白粉病的发生,目前应以选育成株期具有抗病性的品种为主。

  ②麦收后及时铲除各种场合的自生小麦,消灭初期侵染源。

  ③合理密植,采用精量半精量播种,适当晚播,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④注意氮肥的合理施用,配方施肥,适时排灌水。

  ⑤适时进行药剂防治:在小麦白粉病普遍率达10%或病情指数达5%-8%时,即应进行药剂防治。每亩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加“天达2116”壮苗灵兑水30千克,在早春喷洒一次即可基本控制危害,并可有效防治冻害兼防治条锈病和白粉病。在发病较多的地区,可以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12%拌种,控制秧苗病情,减少越冬菌量,减轻发病,并能兼治散黑穗病,如果加入相同量的浸拌种型“天达2116”效果会更好。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化学除草应注意的问题 下一篇:化学农药的主要类型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