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控制环境污染 无公害葡萄园应建在粉尘、酸雨少的地区,而且附近尤其上游、上风地段无污染,如化工厂、造纸厂、硫磺厂、水泥厂等。园地选定前,应由环保部门检测园地附近的大气、灌水、土壤状况,其质量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选定种植后,每2-3年进行一次。 二、控制生产环节污染 1、
肥料。生产绿色果品主要施用的
肥料,一类是
农家肥(包括厩肥、猪牛羊等畜粪、鸡鸭鹅等禽粪、人粪尿、未经污染的泥肥、饼肥等)、绿肥和作物秸秆肥等;另一类是非化学合成的商品肥,如腐殖酸类
肥料、微生物
肥料(如微生物
复合肥、固氮菌肥、根瘤菌肥、磷细菌肥、磷酸盐菌肥等)、有机
复合肥(经无公害处理后的畜禽粪便,加入适量的锌、锰、硼等微量元素制成的
肥料)、无机矿质
肥料。 对允许限量施用的化学
肥料,如
尿素、
硫酸钾、
磷酸二氢钾,应与有机
肥料肥配合施用,有机氮和无机氮比为1:1;也可与微生物肥配合施用,但最后一次追肥应在采果前30天。
化肥中禁用硝态
氮肥及含氯氮、
钾肥。 允许施用的
叶面肥主要是以铁、锰、锌、硼等微量元素配制的
肥料及植物生长辅助物质
肥料。 2、病虫防治。 ⑴选用抗病虫品种及经检疫的健壮苗木。⑵南方实行大棚栽培或避雨栽培,减少喷药次数。⑶采用物理、农业防治,如冬季清园、主干老蔓涂白,实施果穗套袋等。⑷采用生物
农药、植物源
农药(除虫菊素、烟草水、鱼藤根、大蒜素等)、矿物源
农药(硫悬浮剂、石硫合剂,硫酸铜、
波尔多液)、农用抗生素(灭瘟素、
春雷霉素、多抗霉素、井岗霉素、农抗20、化光霉素等)、活体微生物
农药。禁用剧毒、高残留
农药,以及有机合成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
除草剂。另外,各种遗传工程微生物制剂(GEM)也应严格控制。 对低毒、低残毒
农药当前还不能完全禁用,但对使用浓度、使用次数、最后一次用药距采果期间隔天数等应有严格的限制。 三、采果及流通环节。采后不用防腐剂、
杀菌剂等。保持果品新鲜度,提高商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