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钵棉苗移栽到大田后,有时会出现茎叶发黄、生长缓慢的僵苗现象,会对棉株早发、产量造成重要影响。因此,管理上必须采取措施加以防御。其措施有: 1、培育壮苗移栽。忌将弱苗、旺苗及病害苗移栽大田。 2、要抓住“冷尾暖头”天气,土壤含水量在18%左右时,带肥、带土、带药移栽。栽后及时浇水,并壅土护钵。谨防棉苗钵体周围土壤因强烈蒸发而板结。另,切忌在移栽坑内施“干肥”,以免钵体与四周大田土壤形成隔层。 3、栽后遇干旱,要及时浇水,或用4000倍“8002”液或4ppm的ABT生根粉液滴蔸灌溉,以防缺水僵苗。浇灌时注意水量不宜过大。 4、提苗肥切忌过早、过量施用,以免引起棉株体内生理机能失调,茎叶娇嫩易感染病虫害而发生僵苗。 5、棉苗活棵后,及时浅锄松土,剔除杂草,以增温保墒。 6、麦棉间作栽培,要及时整理覆盖的麦秆,特别是雷雨、大风天气后,田管要加强,防止麦茎遮盖棉苗,从而增加光照量,促进棉苗自身的光合作用。 7、收麦前10天,应及时增施提苗肥,以防脱苗,促苗转壮,以利其尽快适应脱离麦棉共生期的新“环境”。一般来说,可亩施尿麦10公斤。 8、收麦后要及时中耕灭茬,以加快麦茬的腐烂速度,同时能有效减少下代棉铃虫的卵基数。此间若遇干旱或阴雨天气,应及时抗旱或排除渍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