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棉花桃蛀螟

2017-03-02 17:41 作者:李先生  

报检受害植物:棉花

报检受害类型:虫害

检测认定:桃蛀螟

中文名称:棉花桃蛀螟

中文别名:蛀心虫、食心虫、桃蠹、桃斑蛀螟

拉丁学名:Dichocrocispunctiferalis(Guenee)

纲:昆虫纲

目:鳞翅目

科:螟蛾科

主要天敌

主要寄主:棉花、玉米、谷子、高粱、向日葵、麻类、大丽花、菊花、青杨、柳、山茶、棕榈及禾本科牧草等。

地理分布:全国各地。

危害部位:棉铃

传播方式:迁飞、迁移

防治指标:不详

检疫地位:非检疫对象

危害症状:

以幼虫钻入棉铃内蛀食,使棉铃不能发育,变色脱落;或棉铃内充满虫粪,腐烂,易脱落。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2mm,翅展22—25mm,黄至橙黄色,体、翅表面具许多黑斑点似豹纹:胸背有7个;腹背第l和3—6节各有3个横列,第7节有时只有1个,第2、8节无黑点,前翅25—28个,后翅15—16个,雄第9节末端黑色,雌不明显。

卵:椭圆形,长0.6mm,宽0.4mm,表面粗糙布细微圆点,初乳白渐变桔黄、红褐色。

幼虫:体长22mm,体色多变,有淡褐、浅灰、浅灰兰、暗红等色,腹面多为淡绿色。头暗褐,前胸盾片褐色,臀板灰褐,各体节***明显,灰褐至黑褐色,背面的***较大,第l一8腹节气门以上各具6个,成2横列,前4后2。气门椭圆形,围气门片黑褐色突起。腹足趾钩不规则的3序环。

蛹:长13mm,初淡黄绿后变褐色,臀棘细长,末端有曲刺6根。茧长椭圆形,灰白色。

生活习性:

辽宁年生1-2代,河北、山东、陕西3代,河南4代,长江流域4—5代,均以老熟幼虫在玉米、向日葵、蓖麻等残株内结茧越冬。在河南一代幼虫于5月下旬—6月下旬先在桃树上危害,2—3代幼虫在桃树和高粱上都能危害。第4代则在夏播高梁和向日葵上危害,以4代幼虫越冬,翌年越冬幼虫于4月初化蛹,4月下旬进入化蛹盛期,4月底—5月下旬羽化,越冬代成虫把卵产在桃树上。6月中旬—6月下旬一代幼虫化蛹,一代成虫于6月下旬开始出现,7月上旬进入羽化盛期,二代卵盛期跟着出现,这时春播高粱抽穗扬花,7月中旬为2代幼虫危害盛期。二代羽化盛期在8月上、中旬,这时春高粱近成熟,晚播春高梁和早播夏高粱正抽穗扬花,成虫集中在这些高梁上产卵,第3代卵于7月底8月初孵化,8月中、下旬进入3代幼虫危害盛期。8月底3代成虫出现,9月上中旬进入盛期,这时高粱和桃果已采收,成虫把卵产在晚夏高粱和晚熟向日葵上,9月中旬—10月上旬进入4代幼虫发生危害期,10月中、下旬气温下降则以4代幼虫越冬。在河南一代卵期8天,2代4.5天,3代4.2天,越冬代6天;1代幼虫历期19.8天,2代13.7天,3代13.2天,越冬代208天,幼虫共5龄;1代蛹期8.8天,2代8.3天,3代8.7天,越冬代19.4天;一代成虫寿命7.3天,2代7.2天,3代7.6天,越冬代10.7天。成虫羽化后白天潜伏在高粱田经补充营养才产卵,把卵产在吐穗扬花的高粱上,卵单产,每雌可产卵169粒,初孵幼虫蛀入幼嫩籽粒中,堵住蛀孔在粒中蛀害,蛀空后再转一粒,3龄后则吐丝结网缀合小穗,在隧道中穿行危害,严重的把整穗籽粒蛀空。幼虫者熟后在穗中或叶腋、叶鞘、枯叶处及高粱、玉米、向日葵秸秆中越冬。雨多年份发生重。天敌有黄眶离缘姬蜂、广大腿小蜂。

发生规律:

连作地、田间几四周杂草多;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潮湿;氮肥使用过多或过迟,导致植株贪青徒长、过于柔嫩;栽培过密、,株行间通风透光差;施用的农家肥未充分腐熟;上年秋冬温暖、干旱、少雨雪,翌年气候温暖、多湿或时晴时雨交替,有利于虫害的发生与发展。

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

(1)播种或移栽前及收获后,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集中烧毁或沤肥;深翻地灭茬、晒土,促使病残体分解,减少病源和虫源。

(2)提倡轮作,选用抗病、抗虫品种,选用无病、包衣的种子。

(3)选用排灌方便的田块,开好排水沟,达到雨停无积水;大雨过后及时清理沟系,防止湿气滞留,降低田间湿度,这是防虫的重要措施。

(4)大田地下害虫严重的田块,在播种或移栽前撒施或沟施杀虫的药土,

(5)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或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不用未充分腐熟的肥料;采取“测土配方”技术,科学施肥,增施磷钾肥;重施基肥、有机肥,培育壮苗,有利于减轻虫害。

(6)适时早播,早移栽、早间苗、早培土、早施肥,及时中耕培土,培育壮苗,提高植株抗病、抗虫能力。

(7)合理密植,及时剪除空枝、顶心、边心、老叶,拔除病株重度虫伤株,减少害虫产卵地方,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度,病株、残体集中烧毁,病穴施药。

二、物理防治:

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三、生物防治:

(1)释放天敌:

在桃蛀螟产卵始期至产卵盛期释放赤眼蜂2~3次,每667m2放1~2万头。

(2)喷施生物制剂:

苏云金杆菌75~150倍液

青虫菌液100~200倍液

四、化学防治:

40%七星保乳油800倍液

40%增效速灭杀丁2000倍液

50%久效磷乳油1500倍液

5%来福灵乳油2000倍液

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

20%杀灭菊酯2000~3000倍液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

50%马拉硫磷乳剂1000倍液

2.5%鱼藤精乳剂600~800倍液

5%西维因400倍液

25%快杀灵2号1000倍液

2.5%敌杀死乳油2500倍液

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

棉铃虫核多角病毒1000倍液

5%锐劲特悬浮剂2000倍液

3.5%锐丹乳油1000~2000倍液

48%乐斯本乳油1000~1500倍液

24%美满悬浮剂2500倍液

52.25%农地乐乳油1000~2000倍液

15%禾邦微乳剂500倍液

55%农蛙乳油1000~1500倍液

20%农家乐乳油400倍液

2.5%敌百虫粉剂1.5~2kg/亩

3%混灭威粉剂1.5~2kg/亩

2%杀螟松粉剂1.5~2kg/亩

防治适期:

初孵幼虫孵化后的5天内,幼虫集聚在花萼处还未蛀入棉铃时,及时喷洒上述杀虫剂,防治1次,防效85%以上,受害株率可压至2%—3%。初孵幼虫孵化7天后开始蛀食棉铃,蛀入后再喷药防效差。

本站声明:本检测仅供参考,不承担任何承诺与责任。如需确认,请与当地植保站联系。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棉花绿盲蝽 下一篇:棉花沟金针虫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