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棉花烟粉虱

2017-03-02 17:35 作者:李先生  

报检植物名称:棉花

报检受害类型:虫害

检测认定:烟粉虱

中文名称:烟粉虱

中文别名:棉粉虱,甘薯粉虱

拉丁学名:Bemisiatabaci(Gennadius)

门:节肢动物门

纲:昆虫纲

目:同翅目

科:粉虱科

属:小粉虱属

主要天敌:丽蚜小蜂、蜡蚧轮枝菌

地理分布:中国、日本、马来西亚、印度、非洲、北美等国。

主要天敌:番茄、番薯、木薯、棉花、烟草、十字花科、葫芦科、豆科、茄科、锦葵科、观赏植物、野生杂草等,74科5000多种,是我国农业植物的主要害虫之一。

原产地:原产热带、***带地区多食性害虫,由于寄主范围、寄主适应性与传毒能力的变异,已分化出A、B、E、N、J、木薯、Sida等10余个生物型。

危害部位:叶片

传播因子:气流、随花卉和植物苗木的调运而远距离传播。

防治指标:0.5~1头时/株

检疫地位:国内检疫对象

危害症状:

其成虫和若虫不仅在叶面上刺吸寄主组织汁液,引起叶面出现褪绿斑点。大量分泌的蜜露覆盖叶表面,常诱发煤污病,降低叶片的光合作用。蜜露也能使花变色,造成植株生长衰弱,植株的高度、节间数量、产量和品质会受影响。危害严重时,植株萎蔫或枯死。烟粉虱还是70多种病毒的媒介昆虫。

形态特征:

成虫:雌成虫体长0.81~0.91mm,雄成虫体长0.71~0.85mm,雄虫较雌虫稍小。两翅合拢时,呈屋脊状。通常两翅中间可见到黄色的腹部。身体和2对翅上有粉状蜡质分泌物,白色至浅黄色。

若虫:共三龄,淡绿至黄色。第一龄若虫有触角和足,能爬行迁移。第一次脱皮后,触角及足退化,固定在植株上取食。第三龄脱皮后形成蛹,脱下的皮硬化成蛹壳,是识别粉虱种类的重要特征。

卵:扁平,梨形,白到黄或琥珀色,近孵化时为褐色,卵变色由顶部开始逐渐扩展到基部。卵长约0.2mm,顶部尖,端部卵柄插入叶片中,以获得水分避免干死。

拟蛹:长0.55~0.77毫米,宽0.36~0.53毫米。背刚毛较少4对,背蜡孔少。头部边缘圆形,且较深弯,有1对红眼睛。胸部气门褶不明显,背中央具疣突2~5个。侧背腹部具乳头状突起8个。侧背区微皱不宽,尾脊变化明显,瓶形孔大小0.05~0.09×0.03~0.04毫米,唇舌末端大小0.02~0.05×0.02~0.03毫米。盖瓣近圆形。尾沟0.03~0.06毫米。

生活习性:

***带年生10—12个重叠世代,几乎月月出现一次种群高峰,每代15~40天,夏季卵期3天,冬季33天。若虫3龄,9~84天,化蛹2~8天。成虫产卵期2~18天。每雌产卵120粒左右。卵多产在植株中部嫩叶上。成虫喜欢无风温暖天气,有趋黄性,气温低于12℃停止发育,14.5℃开始产卵,气温2l.33℃,随气温升高,产卵量增加,高于40℃成虫死亡。相对湿度低于60%成虫停止产卵或死去。暴风雨能抑制其大发生,非灌溉区或浇水次数少的作物受害重。

成虫不能有效地飞行,但可随气流传播,因身体小,可被风带到距离相当远的地方。各虫态都能随寄主植物的繁殖材料和切花传播。

入侵时间及地点:

我国最早记载于1949年,仅分布在台湾、云南等省,为A型;1997年在广东东莞B型烟粉虱大发生,到2001年已扩散到全国22个省市区,严重地危害蔬菜、花卉和棉花等作物。近年来,随着花卉和其他植物苗木的调运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并暴发.我国的河北、山东、上海、湖北、江苏等地区相继爆发成灾,给农业带来了很大损失。

发生规律:

连作地、田间几四周杂草多;氮肥施用过多或过迟;栽培过密,株行间通风透光差;施用的农家肥未充分腐熟;上年秋冬温暖、干旱、少雨雪,翌年盛夏不热、秋天不凉的气候,有利于该虫害的发生与发展。

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

(1)播种或移栽前及收获后,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集中烧毁或沤肥;深翻地灭茬、晒土,促使病残体分解,减少病源和虫源。

(2)提倡轮作,选用抗病、抗虫品种,选用无病、包衣的种子。

(3)选用排灌方便的田块,开好排水沟,达到雨停无积水;大雨过后及时清理沟系,防止湿气滞留,降低田间湿度,这是防虫的重要措施。

(4)大田地下害虫严重的田块,在播种或移栽前撒施或沟施杀虫的药土,

(5)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或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不用未充分腐熟的肥料;采取“测土配方”技术,科学施肥,增施磷钾肥;重施基肥、有机肥,培育壮苗,有利于减轻虫害。

(6)适时早播,早移栽、早间苗、早培土、早施肥,及时中耕培土,培育壮苗,提高植株抗病、抗虫能力。

(7)合理密植,及时剪除空枝、顶心、边心、老叶,拔除病株重度虫伤株,减少害虫产卵地方,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度,病株、残体集中烧毁,病穴施药。

(8)拔除受害重虫株,集中烧毁或深埋。

(9)对来自热带及非洲各岛屿及印度的木薯插条,必须进行灭虫处理,以防该虫传播蔓延。

(10)加强检疫。

二、物理防治:

设置黄板,利用烟粉虱对黄色的强烈趋性而诱杀。有调查表明:花菜田中东西向放置的黄板诱集效果优于南北向,搭架的田中顺行向优于垂直行向;黄板放置高度花菜田以黄板下端略高于菜叶顶部为宜,搭架的田以架中部为宜;诱集时间以11时至15时为佳,该时段的诱集量约占全天诱集总量的64%左右。

三、生物防治:

用丽蚜小蜂(Encarsiaformosa)和蜡蚧轮枝菌(Verticilliumlecanii)防治烟粉虱。

四、化学防治:

20%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25%灭螨猛乳油1000倍液

2.5%天王星乳油3000~4000倍液

2.5%功夫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5%锐劲特悬浮剂2000倍液

5%卡死克乳油2000—2500倍液

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隔7—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3—4次

注意事项:

A、喷药时间:最好在傍晚上或清晨,因此时成虫活动校少,容易接触到药剂

B、喷药间隔期:由于粉虱世代重迭严重,各虫态对药剂的敏感性不同,故应根据农药的持效期连续喷施3~4次。

  C、注意论换及交替使用农药品种,以减轻抗药性的产生。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棉花二斑叶螨 下一篇:棉花白脉粘虫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