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网_提供实用农业种植技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复合肥料施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017-3-2 23:42| 发布者: 李先生| 查看: 8| 评论: 0

  

  

  复合肥肥效长,宜做基肥。大量试验表明,不论是二元还是三元复合均以基施为好。这是因为复合肥中含有氮、磷、钾等多种养分,作物前期尤其对磷、钾极为敏感,要求磷、钾肥要作基肥早施。控释复合肥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包衣、造粒等工艺,肥效缓慢平稳,比单质化肥分解慢,养分淋失少,利用率高,适合于作基肥。一般亩用量为30至40千克。复合肥不宜用于苗期肥和中后期肥,以防贪青徒长。

  

    

  复合肥料施用方法:

  复合肥分解较慢,对播种时用复合肥做底肥的作物,应根据不同作物地需肥规律在追肥时及时补充氮肥,以满足作物营养需要。

  复合肥浓度差异较大,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浓度。多数复合肥是按照某一区域土壤类型平均养分善和大宗农作物需肥比例配置而成。市场上有高、中、低浓度系列复合肥,一般低浓度总养分在25%至30%之间,中浓度在30%至40%之间,高浓度在40%以上。要因地域、土壤、作物不同,选择使用经济、的复合肥。一般高浓度复合肥用在经济作物上,品质优、残渣少、利用率高。

  复合肥浓度较高,要避免种子与肥料直接接触,会影响出苗甚至烧苗、烂根。播种时,种子要与穴施、条施复合肥相距5到10厘米左右,切忌直接与种子同穴施,造成肥害。

  

    

  复合肥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大量元素,氨表施易挥发损失或雨水流失,磷、钾易被土壤固定,特别是磷在土壤中移动性小,施于地表不易被作物根系吸收利用,也不利于根系深扎,遇干旱情况肥料无法溶解,肥效更差。所以复合肥的施用应尽可能避免地表撒施,应深施覆土。

  正确使用复合肥,会给我们带来良好的收益。另外在选择复合肥时也要注意所含的养分情况以及包装和生产厂家,谨防受骗。

  植物需要的元素不只是氮,磷,钾,还需钙,镁等多种元素,复合肥实际上是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植物所需元素的肥料。如羟基磷酸钙,硝酸铵等。对植物施用复合肥应该注意植物的生长期,种类,并施用含有植物所需元素的复合肥,利于植物生长。若复合肥施用过量,会造成植物体内某种元素富集,影响植物生长,还可能使土壤下液体浓度过高,造成烧苗现象

  复合肥料施用注意事项:

  (1)施肥量。复混肥含有多种养分,大都属氮、磷、钾三元型,施肥量以氮量作为计量依据。除用于豆科作物的专用肥以磷、钾肥为主外,都以氮为主要养分,养分比例以氮为1,配以相应的磷、钾养分。对一个地区的某种作物,实际计算施肥量时,可从当地习惯施用的单一氮肥用量换算。施用量按复混肥中氮量计算,还可方便于比较不同土壤和不同作物的施肥水平,一般大田作物施用50kg/亩,经济作物施用100kg/亩。

  

    

  (2)施肥时期。为使复混肥料中的磷、钾发挥作用,作基肥施用要尽早。一年生作物可结合耕耙施用,多年生作物(如果树)则较多集中在冬春施用。若将复混肥料作追肥,也要早期施用,或与单一氮肥一起施用。

  (3)施肥深度。施肥深度对肥效的影响很大,应将肥料施于作物根系分布的土层,使耕作层下部土壤的养分得到较多补充,以促进平衡供肥。随着作物的生长,根系将不断向下部土壤伸展。除少数生长期短的作物外,多数作物中晚期的吸收根系可分布至30~50cm的土层。早期作物以吸收上部耕层养分为主,中晚期从下层吸收较多。因此耕种帮建议对集中作基肥施用的复混肥分层施肥处理,较一层施用肥效可提高4%~10%。

  

    

  复合肥料施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就介绍到这里,相信大家看后对复合肥料施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都有所了解,希望小编的介绍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上一篇:如何选购复合肥,复合肥料选购标准
      复合肥肥效长,宜做基肥。大量试验表明,不论是二元还是三元复合均以基施为好。这是因为复合肥中含有氮、磷、钾等多种养分,作物前期尤其对磷、钾极为敏感,要求磷、钾肥要作基肥早施。控释复合肥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包衣、造粒等工艺,肥效缓慢平稳,比单质 ...
下一篇:硫酸钾型花生专用复混肥料的
      复合肥肥效长,宜做基肥。大量试验表明,不论是二元还是三元复合均以基施为好。这是因为复合肥中含有氮、磷、钾等多种养分,作物前期尤其对磷、钾极为敏感,要求磷、钾肥要作基肥早施。控释复合肥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包衣、造粒等工艺,肥效缓慢平稳,比单质 ...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耕种帮种植网|茶叶知识|养鱼技术|肥料价格|农药价格|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4-27 22:33 , Processed in 0.80138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