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的防治,玉米大斑病发生危害的规律是什么?

2025-09-18 02:22 作者:李先生  

耕种帮解答:


玉米大斑病,又称玉米条斑病、玉米煤纹病、玉米斑病、玉米枯叶病,是一种由凸脐孺孢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该病主要危害玉米叶片,初期在叶片上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随后沿叶脉扩展形成长梭型病斑,中央淡褐色,外缘暗褐色,潮湿环境下病斑表面会产生灰黑色霉状物,严重时病斑融合导致叶片枯死。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组织和玉米秸中越冬,种子也可少量带菌。分生孢子通过风雨、气流传播,可进行多次再侵染。玉米生育后期发病较重,7~8月高温、高湿多雨天气有利于大斑病的发生和流行。发病适宜温度为20℃~25℃,超过28℃对病害有抑制作用;相对湿度90%以上,多雨多雾或连阴雨天气,日照不足,可引起该病流行;气温高于25℃或低于15℃,相对湿度小于60%的气候条件持续7天以上,病害发展将受到抑制。

玉米大斑病的流行与玉米品种感病程度、环境条件密切相关。春玉米区从拔节到出穗期间,气温适宜且连续阴雨天,病害发展迅速,易大流行。玉米孕穗、出穗期间氮肥不足发病较重。低洼地、密度过大、连作地易发病。防治玉米大斑病应从种植抗病品种、减少病原菌数量和改善环境条件三方面着手。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辣椒主要的病虫害种类 下一篇:种植红薯感染根腐病怎么防治?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