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25-09-18 01:41 作者:李先生
预防稻曲病发生,关键要根据该病的发生规律,在水稻破口前5~7天用药,用药过早或过迟防效均会下降。生产上一般可以掌握在水稻叶枕平(剑叶叶枕与倒二叶叶枕相平)或者在叶枕平后向后推2~3天用药。也可以以全田三分之一茎蘖的剑叶全部抽出为施药时间,此时距水稻抽穗约有7天。在水稻破口前3~4天用药,时间偏迟,对稻曲病的防效会下降。
水稻稻曲病属于真菌性病害,是水稻常见病害之一,会导致谷粒形成稻曲,影响产量和质量。要防治稻曲病,应施足基肥,并配方施肥。在水稻破口前5到7天,可以用丙环唑、已唑醇、戊唑醇、氟环唑、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咪鲜胺等加磷酸二氢钾加有机硅喷雾预防。对于已经发生的稻曲病病粒,可以用铜高尚或者咪鲜胺帮病粒打爆掉。
建议在水稻破口前10天左右(孕穗大肚明显时)及时选用戊唑醇、肟菌戊唑醇(拿敌稳)、烯唑醇、氟环唑、烯肟菌胺.戊唑醇、井.烯.环唑、井冈腊芽菌、蜡质芽孢杆菌、咪鲜胺、苯甲嘧菌酯等药剂喷施预防。若阴雨或湿度较大天气日数多,破口期再防治一次,效果较好。若稻曲病已发生时,因防治效果较差,从成本及防效等角度不建议再选用药剂防治。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