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菠菜花叶病毒病

2017-03-01 05:59 作者:李先生  

  报检植物:菠菜

  报检类型:病害

  检测认定:菠菜花叶病毒病

  中文名称:菠菜花叶病毒病

  中文别名:

  病原中文名称:芫菁花叶病毒、甜菜花叶病毒

  病原分类地位:芜菁花叶病毒,+ssRNA目、芜菁花叶病毒科、芜菁花叶病毒属

  甜菜花叶病毒,+ssRNA目、马铃薯Y病毒科、马铃薯Y病毒属

  病害类型:病毒

  地理分布: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河南、山东、安徽、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和贵州等省区受害较重。全世界各菠菜、甜菜种植区均有发生。

  主要寄主:豆科的蚕豆、豌豆、豇豆、四季豆,藜科的菠菜、昆诺藜、苋色藜、甜菜、茼蒿、芥菜等。

  危害部位:叶片

  传播因子:蚜虫、汁液摩擦、农事操作

  防治指标:有发病中心时

  检疫地位:非检疫对象

  危害地位:该病毒分布普遍,危害性大,是全国各地十字花科及藜科蔬菜病毒病的主要病原物。

  危害症状:

  发病初期,叶片上有许多黄色斑点,逐渐发展成为不规则深绿和浅绿相间的花叶,形成不规则、农淡相间的大花斑严重时呈坏死斑,叶缘向上卷;病株无明显矮化。该病为芫菁花叶病毒和甜菜花叶病毒单独侵染或复合侵染所致。

  病原形态特征:

  Turnipmosaicvirus.称芫菁花叶病毒,简称(TuMV),又称芸薹病毒2号,属+ssRNA目、芜菁花叶病毒科、芜菁花叶病毒属病毒。本病毒的失毒温度为55~60℃,稀释终点为2000~5000倍,体外保毒期为24~96小时。粒体线条状,大小700~800×12~18(nm)。病毒侵染幼苗,潜育期9~14天。潜育期长短视气温和光照而定。一般在25℃左右,光照时间长,潜育期短;气温低于15℃以下,潜育期延长,有时甚至呈隐症现象。病毒由蚜虫和汁液接触传染。除侵染十字花科外,还可侵染菠菜、茼蒿、芥菜等。

  Muskmelonmosaicvirus.简写(BMVB).称甜菜花叶病毒,属+ssRNA目、马铃薯Y病毒科、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粒体线条状,大小730×12(nm),稀释终点1000倍,病毒体外热钝化温度为55~60℃,体外存活期24~48小时。可系统侵染甜菜、菠菜引起系统退绿斑驳花叶;系统侵染苋色藜、昆诺阿藜和番杏,引起黄褐色坏死斑。

  甜菜花叶病毒病最早由Frillieu和UelacroiX(1898年)做过描述,其后Robbsns(1921)和Smith(1957)也都记叙过甜菜花叶病毒病;但于糖甜菜上最早发现是在1921年(Robbins)。这种病毒寄主范围广泛,分布于全世界各甜菜种植区,对甜菜造成一定的危害。甜菜花叶病毒(BoetMosaioYirus;BtMV)属于马铃薯Y病毒组成员,在提纯过程中易聚集,断裂,不易获得高纯度,高产量的病毒。至今,这种病毒的提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浸染循环:

  病原在越冬菠菜及田间杂草上越冬,田间传病主要靠蚜虫,也可通过汁液摩擦及农事操作传毒。干旱及蚜虫发生量大发病重。

  发病因素:

  (1)播种过早,秋天高温、干旱,暖冬,春天气温回升早,有利于蚜虫越冬和繁殖及危害传毒;蚜虫发生量大发病重。根茬菠菜,风障菠菜、保护地菠菜发病重。春菠菜发病重。窝风地、靠近萝卜、烟草、黄瓜地的菠菜,发病也重。

  (2)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播种过密、株行间郁闭易发病。

  (3)多年重茬、肥力不足、耕作粗放、杂草从生的田块易发病。

  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

  (1)播种前,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集中烧毁或沤肥;深翻地灭茬,促使病残体分解,减少病原和虫原。

  (2)选用排灌方便的田块,开好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达到雨停无积水;大雨过后及时清理沟系,防止湿气滞留,降低田间湿度,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3)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机肥,不用带菌肥料,有机肥中不得含有大麦病残体;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力,有利于减轻病害。

  (4)及时喷施除虫灭菌药,防治好蚜虫、灰飞虱等害虫,断绝虫害传毒、传菌途径;防止病菌、病毒从害虫伤害的伤口进入而危害植株。

  (5)高温干旱时应灌水,以提高田间湿度,减轻蚜虫、灰飞虱危害与传毒。严禁连续灌水和大水漫灌。

  (6)因地制宜,合理选用抗病品种。如:菠杂10号、春秋大叶、大鸟叶等抗(耐)病品种。据日本和美国报道:BBMV曾在菠菜上造成毁灭性危害,后选育出抗病品种,值得借鉴。

  (7)在传毒蚜虫迁入菠菜地的始期和盛期,及时喷药剂杀灭蚜虫。

  二、物理防治:

  用银灰色塑料薄膜或普通农膜及窗纱上涂上银灰色油漆,平铺畦面四周可避蚜;用黄色板诱蚜,每667m2用6~8块,利用蚜虫对黄色趋性诱杀之。重点应放在越夏杂草和早播十字花科蔬菜上,防其把病毒传到菠菜上。

  三、生物防治:

  (一)防治病毒用药:

  (1)微生物源制剂:

  8%宁南霉素(菌克毒克)200倍液

  5%菌毒清水剂250倍液

  (2)植物源制剂:

  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300倍液

  1.5%植病灵Ⅱ号乳剂1000倍液

  隔10天左右1次,防治1次或2次。

  (二)防治蚜虫用药:

  (1)植物源制剂:

  0.3%苦参碱水剂800~1000倍液

  15%蓖麻油酸烟碱乳油800~1000倍液

  0.65%茼蒿素水剂400~500倍液

  3.2%烟碱川楝素水剂200~300倍液

  1%蛇床子素水乳剂400倍液

  0.3%印楝素乳油600~1000倍液

  0.5%藜芦碱醇溶液800~1000倍液,

  25%杀虫双水剂500~600倍液

  (2)微生物源制剂:

  2.5%多杀菌素水悬浮剂600-1000倍液

  2%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

  四、化学防治:

  (一)拌种剂:

  (1)用种子量0.5%灭蚜松或0.3%乐果乳剂拌种,能有效防治蚜虫,减轻病毒传播。

  (2)用25%种衣剂2号1:50或卫福(美国有利来路公司)1:100倍拌裹种子,30天内可控制蚜虫、地下害虫危害,对防治病毒病有效。

  (二)蚜虫大发生时喷施:

  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

  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6000~8000倍液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5%啶虫咪乳油2500—3000倍液

  40%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

  50%马拉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

  50%对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

  25%扑虱灵(噻嗪酮、优乐得)可湿性粉剂750~1000倍液

  1%对硫磷粉或1.5%乐果粉1.5kg/667m2

  (三)防治病毒用药:

  7.5%菌毒?吗啉胍(克毒灵)水剂500倍液

  20%吗啉胍?乙铜(毒尽、病毒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40%吗啉胍?羟烯腺?烯腺?(克毒宝)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

  3.95%三氮唑核苷?铜?锌(病毒必克)水乳剂600倍液

  五、综合防治病毒用药:

  50%磷酸二氢钾3000倍液+20%毒克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50%磷酸二氢钾3000倍液+0.5%抗毒丰菇类蛋白多糖水剂250~300倍液

  50%磷酸二氢钾3000倍液+20%病毒宁水溶性粉剂500倍液

  50%磷酸二氢钾3000倍液+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400倍液

  随配随用,隔7天1次,采收前4天停止用药,效果比单药防治效果好。

  

  

  本站声明:本检测仅供参考,不承担任何承诺与责任。如需确认,请与当地植保站联系。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菠菜北方根结线虫病 下一篇:菠菜褐斑病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