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6 05:06 作者:李先生
多年实践证明,穴植柑橘是山区发展柑橘生产的有效途径。安岳县从1964年开始穴植柑橘试验示范,到1976年在重点推广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县展开。近年来,1982年已达全县柑橘总产量的90%以上,逐步成为山区农民致富的重要门路。但穴植柑橘栽培技术要求高,橘园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它的成败,因此加强橘园管理是促进柑橘速生、早结、丰产的关键。
一、耕作管理
1.橘园覆盖和培土
橘园覆盖和培土是穴植柑橘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覆盖可以保土防旱,培土可以增肥,防冲刷。因此,必须长期坚持。
覆盖的方法:用山草、树叶、作物稿秆等,在1~4月份与7~8月份,覆盖在穴内,厚20厘米,群众说:“层层山草盖,滴水不进穴,一年盖两次,胜过下大肥”。1982年,植新乡106株穴植温州蜜柑,全年覆盖2次,亩产达1382千克,未覆盖的650株,亩产仅350千克。
培土的方法:在柑橘生长的几年中,每年冬季都应挖取沟内或园内肥沃的地皮泥、淤沙等培在树下,以增厚土层,增强树势。1982年1月,在龙西乡茶子湾生产队调查,发现培土的411株冻害级为0.8级,未培土的274株冻害级为2.3级。
2.扩大树盘
随着树龄的增大,根系扩展,必须年年扩大树盘,挖穴时可以先将定植穴挖得宽大,以后树盘外露根系时要将树盘逐年扩大,以保护根系。龙西乡穴植的28712株温州蜜柑,自1976年定植后到1982年已扩穴7次,树盘扩大到7米宽,株产逐年提高,亩产达到350千克。与此同时的1568314株未扩穴的亩产仅125千克。
二、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是调节生长与结果,促进幼树早结丰产的重要措施。
1.整形
整形的要求是改善光照条件,促进立体结果。在栽植的第一年,将苗定于主干后,按整形的要求选好方位,留好骨干枝。第一年留骨干枝3~4个,第二年增加到5~6个,第三年增加到7~8个,骨干枝呈放射排布,进入结果后,可以进行骨干枝更新,以延长结果年限。永清乡穴植的8012株投产树,1981~1982年整形两次,亩产在1000千克以上。
2.修剪
修剪的目的是调节树势,提高坐果率。修剪的对象是病虫枝、枯枝、过密枝和交叉枝等。为扩大结果面,增加结果母枝,还应进行短截。通过修剪减少养分消耗,促进花芽分化,达到早结丰产。偏岩乡1200株温州蜜柑,1982年修剪后,亩产达到1100千克,未修剪的815株,亩产仅650千克。
三、追肥
追肥是促进柑橘生长结果的重要手段。追肥应根据柑橘的需要与土壤供肥情况,适时施用。穴植柑橘的追肥,以腐熟的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为好。
1.幼树追肥
幼树追肥以氮肥为主,结合施用磷、钾肥,以扩大树冠,促进根系生长。1982年,在双龙乡调查,发现穴植的3012株幼树,在4~6月份,每株每次施猪粪水10~15千克,过磷酸钙0.1千克,全年追肥3次,树冠比未追肥的大40.8%,根系分布广85厘米,发育良好。
2.结果树追肥
结果树追肥应根据结果情况,分期施肥。第一阶段在2月中旬至3月中旬,施入全年用量的50%,以氮为主,结合施用磷、钾肥。第二阶段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施入全年用量的30%,以磷、钾肥为主。第三阶段在采果前后,施入全年用量的20%,以有机肥为主,以恢复树势,促进花芽分化。1981年调查,穴植的11512株结果树,按以上要求追肥的,花量比未追肥的多15.3%,产量高30.5%。
四、适时排灌
适时排灌是橘园管理的重要环节。干旱时灌水,积水时排水。穴植柑橘根系浅,不耐旱,必须及时灌水满足其生长需要。如1983年5月,植新乡穴植的4012株蜜柑,在久晴不雨的情况下灌水2次,比未灌水的产量高31.8%。
积水时必须及时排水,如1982年6月,双龙乡穴植的8132株温州蜜柑,在15天大雨后,部分橘园积水深达50厘米,及时排水的比未排水的产量高22.3%,腐烂根减少31.5%。
五、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是柑橘生产的大敌,必须及时防治。防治病虫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主要抓以下几方面:(1)冬季清园,剪除病虫枝,扫净枯枝落叶,把害虫消灭在越冬阶段。(2)根据病虫情况,在红、黄蜘蛛孵化盛期喷石硫合剂1~2次,在7~8月,喷氧化乐果1~2次,消灭害虫在初发阶段。(3)根据测报,及时进行预防,把病虫消灭在初发期。1981年以来,开展了联防协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983年全年未发生病虫害,结果率达92%,比未联防的高26.8%。
六、加强橘园的科学管理
采用先进科学的农业培管措施,有目的地创造有利于生长结果的环境条件,增强长势,提高抗性;同時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发展的抑制条件和减轻病虫草害危害的程度。这是最经济、最基础的防治措施。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