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17-02-26 01:46 作者:李先生
红花枯萎病发病部位为维管束,发病初期植株叶片自下而上变黄,凋萎,有时出现半边黄,萎缩。
危害情况及症状:
受害植株下部叶片,开始为黄色,以后逐渐枯萎,老的植株整株死亡。如植株一侧被浸染则这一侧枯死。幼苗受害尤甚,受害幼苗的根部呈黑褐色,并且变细。
病原:
病原为红花尖孢镰刀菌(FsariumOxysporumSchlechtft.spCarthamiKlisetHoust),属半知菌亚门镰刀菌属真菌。
发病规律:
病菌从根部通过维管束组织传播到茎、枝、叶片上,使根与茎的维管束组织变为黄褐色。这种真菌寄生在土壤及红花残株上,由种子的壳及种皮内部组织传播。在酸性土壤、含氮量高及温暖潮湿的气候下容易发病。
防治措施:
一是采用轮作栽培;二是不使用带菌种子;三是发病初期及时拔除病株,集中烧毁,并用生石灰撒施病穴及周围土壤,还可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10%双效灵水剂200~300倍液。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