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为害症状
2年生果桩首先发病,皮层变褐,整桩腐烂,继而顺桩向下扩展,当病斑延及果枝基部时,当年生果枝迅速失水凋萎、干枯死亡。枯梢不易脱落,可在树上残存1年之久。病斑暗褐色,病健组织间有清晰界限,后期干缩下陷,密生灰褐色小粒点,在潮湿条件下,小粒点顶端溢出乳白色卷丝状物,为病菌的分生孢子角。
发生因素
(1)寄主抗性:
进入结果期的大树,随着树龄的增长,病梢率也逐渐增加。当年生果桩基部的直径0.3厘米以下时发病重。生长势弱的树发病较重。内膛枝生长势较弱,病梢率常高。
(2)寄主抗性:
未结果的幼树,生长旺盛,不发病;结果期大树,随着树龄的增长,病梢率逐渐增加。
(3)菌源:
该菌是弱寄生菌,果桩可以带菌,但是否致病取决于枝条生长势,一般生长势强的树发病较轻,生长势弱的树发病较重。同一株树,树冠外围枝生长势较强,内膛枝生长势较弱;幼龄结果树生长势较强,老龄结果树生长势较弱,后者病梢率常高于前者。
(4)栽培:
病害发生与土壤条件和管理水平有密切关系,山岭薄地、管理粗放的园片,发病率高;土层较厚,管理条件好的园片,发病率较低。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