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葡萄灰斑病用什么药?

2017-02-24 16:12 作者:李先生  

葡萄灰斑病该菌寄主范围广泛,据台湾研究报道:有8科12种植物。低温、潮湿、多雨、寡照有利于发病。田间意大利品种发病重。

葡萄灰斑病-为害症状

葡萄灰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片发病初出现细小褐色圆点,呈轮纹状,干燥时病情扩展慢,病斑边缘呈暗褐色,中间为淡灰褐色;湿度大时出现灰绿色至灰褐色水浸状病斑,扩展迅速,病斑相连形成大型斑,严重时3—4天扩至全叶,病斑上长满病原菌形成白色霉层,引起叶片早落。受害严重的叶脉边缘可见黑色菌核。

葡萄灰斑病-病原

病原Gristulariellamoricolaredhead称桑生冠毛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孢子梗初呈针头状芽体,后抽长呈手指状、无色,直立、上部向四周辐射长出球状芽体,大小10~15微米,每一芽体上有2~4个疣状突起。大小2~6×1~2微米。发育成熟的孢子梗白色,呈尖塔状,大小450~600×110~140微米,向上竖起于病叶表面。极易脱落。从孢子梗疣状突起上抽出数根小孢子柄,瓶梗形或直管形,柄上生有圆形、无色小孢子,大小2~3微米,小孢子不发芽。病叶在叶脉处有时可产生菌核,初白色,后转为黑色,颗粒状,形状不定,大小2~5毫米,有性世代为Sclerotiumcinnamomi称樟小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葡萄灰斑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田间病叶上所见白色霉层即病菌孢子梗和小孢子,借风雨传播。后期病叶沿叶脉处产生菌核,初呈白色、后变为黑色,颗粒上不整形,病菌一般以菌核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也可以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人工接种在20℃条件下,孢子梗上流状突起6小时开始发芽,8小时左右即可侵入叶片。若以菌丝接种须有伤口,侵入后三天表面菌丝长出孢子梗,6天病斑直径达2.9-6.6厘米,20-24℃第三天开始产生菌核。该菌寄主范围广泛,据台湾研究报道:有8科12种植物。低温、潮湿、多雨、寡照有利于发病。田间意大利品种发病重。

葡萄灰斑病-防治方法

防治灰斑病关键是消灭越冬菌源、病叶,集中烧毁或深埋,药剂防治可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5%特克多悬浮剂3000-4500倍液,10-15天一次,连防3-4次,对灰斑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葡萄毛毡病用什么药? 下一篇:葡萄白纹羽病用什么药?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