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草莓青枯病发生特点

2017-02-24 09:33 作者:李先生  

草莓青枯病系细菌性维管束组织病害,是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草莓栽培区均有发生,青枯病菌寄主范围广泛,除草莓外,还危害番茄、茄子、辣椒及大豆、花生等100多种植物,以茄科作物感病。

草莓青枯病危害症状

草莓青枯病多见于夏季高温时的育苗圃及栽植初期。发病初期,草莓植株下位叶1~2片凋萎脱落,叶柄变为紫红色,植株发育不良,随着病情加重,部分叶片突然失水,绿色未变而萎蔫,叶片下垂似状。起初2~3天植株中午萎蔫,夜间或雨天尚能恢复,4~5天后夜间也萎蔫,并逐渐枯萎死亡。将病株由根茎部横切,导管变褐,湿度高时可挤出乳白色菌液。严重时根部变色F·B。

草莓青枯病发生特点

此病由细菌青枯假单胞杆菌PseudomnassolanacearumSmith侵染所致。病原细菌在草莓植株上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通过土壤、雨水和灌溉水或农事操作传播。病原细菌腐生能力强,并具潜伏侵染特性,常从根部伤口侵入,在植株维管束内进行繁殖,向植株上、下部蔓延扩散,使维管束变褐腐烂;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多年。病原细菌寄主范围广,与茄子、番茄的青枯病为同一病原。

病菌喜高温潮湿环境,适发病条件为温度35℃,适pH值为6.6.浙江及长江中下游的发病盛期在6月的苗圃期和8月下旬至9月上旬草莓定植初期。

久雨或大雨后转晴,遇高温阵雨或干旱灌溉,地面温度高,田间湿度大时,易导致青枯病严重发生。草莓连作地、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较重。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草莓黑斑病危害症状 下一篇:草莓白粉病发生特点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