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桃条麦蛾发生规律

2017-02-24 09:28 作者:李先生  

桃条麦蛾:昆虫名,为鳞翅目,麦蛾科。分布于西北和华北地区,在乌鲁木齐沙枣主梢普遍受害。寄主于李属(Prunus),特别是核果是其寄主。幼虫取食的喜好寄主依此是扁桃、杏、桃和李。也危害梨的新梢。桃条麦蛾是桃和杏的一种重要害虫。第1代幼虫主要危害新梢和花,而下一代幼虫主要取食果实。这2种危害都可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在黎巴嫩,由于各种原因,桃条麦蛾不取食扁桃的果仁,故对扁桃的危害并不严重。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幼虫取食新叶和新枝及在果实上危害,由此可对扁桃产生直接危害。

桃条麦蛾基本信息

原产地:地中海地区

传播途径:成虫可在小范围内飞行。桃条麦蛾在国际间传播主要随果实或寄主的繁殖材料,或包装材料传播。

桃条麦蛾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5.5—7mm,翅展12—15mm。身体背面灰黑色,腹面灰白色。头部具褐色鳞片。触角基部周围至头顶有灰白色毛簇。触角丝状,长度约达展翅的2/3。下唇须伸出于头的上前方。雄蛾下唇须第二节膨大,下方具毛丛,第三节隐藏于第二节的鳞毛中;雌蛾下唇须、二节略小,第三节细长而突出头顶,明显可见。前翅披针形,加缘毛则呈浆形,灰黑色,前缘中间有长条形黑褐斑,中室处有纺锤形黑褐斑,此外还有黑褐及灰白色不规则的条纹。后翅灰色,后缘及外缘具长缘毛,基部尤长。后足胜节具长的灰白色毛。

椭圆形,长0.5mm,宽0.3mm。初产时白色,后为淡黄色,孵化前为灰紫色。卵表面有皱纹。

幼虫

初孵化幼虫体长0.7—0.8mm,白色,经2一3小时变为暗红褐色,头,前胸背板和胸足深褐色。老熟幼虫体长10—12mm,头宽0.8—1mm,头、前胸背板和胸足黑褐色,肛上板褐色,臀部污白色。腹足趾钩全环,双序占3/4,单序占1/4,臀足趾钩双序缺环。

体长5.5一7mm,胸宽1.4—1.9mm。褐黄色,体表布满绒毛,臀棘24根,呈小钩状。

桃条麦蛾发生规律

在新疆1年4代,以幼龄幼虫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旬平均气温达10℃左右。叶芽开始萌动时幼虫开始活动取食。经18—25天化蛹。蛹经10—12天羽化。成虫寿命8一12天。以后各代卵期6—10天,幼虫期10天左右,蛹期8—13天,成虫寿命2—9天。一般约1个月完成1代。代5月至7月上旬,第二代7月上旬至8月上旬,第三代8月上旬至9月上、中旬,越冬代以幼龄幼虫越冬。成虫于后半夜羽化,白天躲藏在叶背或其他隐蔽处,夜间活动飞翔。趋光性不强。对糖、醋气味有趋性。羽化后次日2—7时交尾,交尾延续时间20分钟至3小时。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桃树轮纹病发病条件 下一篇:桃一点叶蝉发生规律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