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17-02-23 13:33 作者:李先生
霜霉病俗称“烘病”、“跑马干”等,是花椰菜的主要病害,发生普遍。主要危害叶片,其次是茎、花梗、种荚。自幼苗至成株期均可发病。高湿、多雨,易于发病。发病轻重常与病毒病、细菌性黑腐病轻重有关。
一、花椰菜霜霉病症状识别
花椰菜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多在植株下部叶片发病,叶正面出现淡绿色至淡黄色的小斑点,扩大后呈黄褐色,边缘不明显,因受叶脉限制而产生多角形不规则褐色病斑,湿度大时叶背或叶面有白色霉状物,叶的背面更为明显。发病严重时,病斑连片变暗褐色而干枯。
种株发病,茎、花梗、花器、种荚上都长出白霉,并畸形。种荚淡黄色,出现黑褐色长圆条斑,种荚细小弯曲,结实少。
二、花椰菜霜霉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在种子或秋冬季菜上为害越冬,也能以卵孢子的形式在病残体上越冬。主要通过气流、浇水、农事活动及昆虫传播。病菌孢子萌发温度为6~10℃, 适宜侵染温度15~17℃。病害的发生与田间综合管理有密切关系。田间种植密度过大、定植后浇水过早、过量、土壤湿度大、排水不良等情况下容易发病。连续阴雨多雨天气***易发生,病害严重时可造成严重减产。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