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菠菜灰霉病主要为害叶片。初生浅褐色不规则形斑点,后扩展成淡褐色润湿性大斑,并在叶背病斑上产生灰色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病严重的病叶变黑褐色腐烂,干燥条件下失水发黑,可见很多灰色霉状物。
菠菜灰霉病病原形态特征
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Pers.),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与金瓜灰霉病相同。分生孢子聚生、无色、单胞,两端差异大,状如水滴或西瓜子,大小3.2~12.8×3.2~9.6微米。孢子梗浅棕色,多隔,大小896~1088×16~20.8微米。
菠菜灰霉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北方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翌春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传播;南方病菌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溅射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由于田间寄主终年存在,侵染周而复始不断发生,无明显越冬或越夏期。该病属低温域病害,分生孢子耐干能力强,在低温高湿条件下易流行,温暖高湿条件下,病情扩展也较快。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