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西葫芦菌核病用什么药?

2017-02-23 00:50 作者:李先生  

西葫芦菌核病是一种核盘菌,属于囊菌门真菌。主要为害果实及茎蔓。果实染病,残花部先呈水浸状腐烂,后长出白色菌丝,菌丝上散生鼠粪状黑色菌核。茎蔓染病,初呈水浸状,病部变褐,后也长出白色菌丝和黑色菌核,病部以上叶、茎蔓枯死。必须引起种植人员的重视。

西葫芦菌核病症状

主要为害果实及茎蔓。果实染病,残花部先呈水浸状腐烂,后长出白色菌丝,菌丝上散生鼠粪状黑色菌核。茎蔓染病,初呈水浸状,病部变褐,后也长出白色菌丝和黑色菌核,病部以上叶、茎蔓枯死。菌核病是土传真菌性病害,常造成植株枯死或腐烂。其寄主十分广泛,可侵害64科383种植物,蔬菜作物包括西葫芦、番茄、茄子、甜椒、菜豆、莴笋、白菜、黄瓜等,是保护地蔬菜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受害的地块产量损失10%~30%,重者达90%以上。

西葫芦菌核病病原

核盘菌,属于囊菌门真菌。

西葫芦菌核病传播途径

菌核遗留在土中,或混杂在种子中越冬或越夏。混在种子中的菌核,随播种带病种子进入田间,或遗留在土中的菌核遇有适宜温湿度条件即萌发产出子囊盘,放散出子囊孢子,随气流传播蔓延,侵染衰老花瓣或叶片,长出白色菌丝,开始为害柱头或幼瓜。在田间带菌雄花落在健叶或茎上经菌丝接触,易引起发病,并以这种方式进行重复侵染,直到条件恶化,又形成菌核落入土中或随种株混入种子间越冬或越夏。南方2-4月及11-12月适其发病,北方3-5月发生多。

本菌对水分要求较高;相对湿度高于85%,温度在15-20℃利于菌核萌发和菌丝生长、侵入及子囊盘产生。因此耕种帮建议低温、湿度大或多雨的早春或晚秋有利于该病发生和流行,菌核形成时间短,数量多。连年种植葫芦科、茄科及十字花科蔬菜的田块、排水不良的低洼地或偏施氮肥或霜害、冻害条件下发病重。此外,定植期对发病有一定影响。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西葫芦绵腐病症状 下一篇:西葫芦黑星病用什么药?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