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杏鲍菇栽培技术

2017-02-22 23:23 作者:李先生  

一、栽培原料适宜杏鲍菇生长的基质原料很多,如杂木屑、棉子壳、玉米芯、甘蔗渣、豆秸秆等均可作主料,为防止扎破栽培袋和便于拌料装袋(瓶),木屑必须过筛,秸秆类必须粉碎。辅料可添加麸皮、米糠、玉米粉、棉籽饼粉、碳酸钙、白糖、石膏粉等。

二、栽培季节在自然条件下栽培,根据杏鲍菇的适宜生长温度,一般以秋冬和冬春栽培为宜,但在冬季气温较高的地区,安排在12-2月出菇更好,因温度太高或太低都难以形成原基,不利子实体生长发育。因此,无论南、北方都应根据出菇的适宜温度来安排恰当的出菇期,一般是以气温降至18℃时提前50天制栽培菌袋为宜。如果有条件,夏季也可利用冷库降温进行错季栽培,经济效益较高。

三、栽培方式杏鲍菇的栽培因所用的培养容器不同,有瓶栽、箱栽和袋栽等方式。其中最方便和最实用的是袋式栽培。1.平架竖袋式这种方式以利用冷库原有架床为目的,以降低投资成本。冷库的床架一般为6层,床架层距6O厘米,床宽120厘米。实用栽培面积计算为:

菇房面积x60%x床架层数,如菇房平面面积100m2x60%x6层架=360m2,采用宽20厘米,长32厘米的单头出菇菌袋,每袋装湿料1.2千克,每lm2床架可排放80袋,该菇房约可栽培28000袋,平均每1m2菇房可排放280袋。冷库菇房必须进行三项改造:

⑴要增开近地面排风窗,装设带百叶窗的双向风扇,以便及时排除较重的CO2气体。

⑵适宜光照是杏鲍菇正常出菇的必要条件,因而每层菇床要增设日光灯,强度以最暗处达到300-500Lx为度。

⑶菇房内要增设高压水管,以便安装喷雾装置,提高空气湿度。此外,最好有排水地漏,以便排除污水,清洁环境。

2.竖架横袋式适用于大棚,采用竖架横袋的优点如下:

⑴便于设置灯光,用角钢材料即可,不用架板,省投资。

⑵便于通行,摆袋、开袋、采菇等操作管理直观方便。

⑶平均每1m2菇房可码放178袋。数据如下:

菇房长15m,宽9m,平面面积135m2。设置高2.5mx长12m=30m2的角钢架8排,摆袋总平面约240m2。

架宽0.2m,每0.7m高设横钢粱,每1m宽设竖钢1根,架间距0.9m。

采用双头出菇菌袋,宽17厘米,长34厘米的,每袋装湿料1.2千克,每lm2床架排放100袋,该菇房约可栽培24000袋,平均每1m2菇房码放178袋。

四、原种制备培养基配方:木屑73%,麸皮25%,糖1%,碳酸钙1%。也可用小麦、大麦、玉米、高粱等谷粒作培养基。按常规法配料、处理、装瓶(袋)、灭菌、接种、培养,用第一种培养基一般需30-35天菌丝长满瓶(袋),用后几种谷粒培养基,菌丝长满袋(瓶)更快,约20天。

五、栽培配方各地可因地制宜选料配制,现列举五个配方供选用:

1.杂木屑36%,棉子壳38%,麸皮24%,白糖1%,碳酸钙l%。

2.杂木屑23%,棉子壳23%,麸皮19%,玉米粉5%,豆秆粉28%,碳酸钙1%,白糖1%。

3.杂木屑23%,棉子壳38%,豆秆粉15%,麸皮17%,玉米粉5%,碳酸钙1%,白糖1%。

4.杂木屑37%,棉子壳37%,麸皮l8%,玉米粉5%,碳酸钙1%,白糖1%,石灰粉0.5%。

5.甘蔗渣70%,米糠20%,玉米粉7%,白糖1%,石膏粉1%,石灰粉1%。

六、制做栽培袋杏鲍菇的栽培袋制作与金针菇的栽培袋制作相似。早秋栽培可选用聚丙烯袋,此袋的优点是透明度好,料袋经高温灭菌后紧缩,膜料之间无空隙,不易产生夹层菇。缺点是冬季低温易碎裂,宜选用高密度低压聚乙烯袋。

培养料按配方比例称好后拌匀,调含水量为68%左右装料,如果采用单头出菇菌袋,每袋装湿料1.2千克,最好是套环加棉塞,透气好发菌快。于l.5kg/cm2的压力下蒸汽灭菌2小时,或常压蒸汽灭菌l00℃维持16小时。接棉子壳菌种,l瓶菌种可接种30袋。接种后直立排放于发菌室的床架上,避光培养,温度保持在25℃左右。

如果采用双头出菇菌袋,每袋装湿料1.2千克。折袋口、扎绳均可。待料温隆至室温后,按无菌操作规程在接种箱(室)中接种。接棉子壳菌种,l袋菌种接种15-20袋。因菌袋扎口无棉塞,待菌丝生长达料的1/2以上时,要适度解松袋口,增加氧气促进菌丝生长。

七、出菇管理 菌丝满袋后即进行出菇管理,单头出菇菌袋可直立排放在床架上,双头出菇菌袋可横码在床架上,技术要点如下:

1.开袋在菌丝尚未扭结时开袋,难以形成原基或原基形成很慢,出菇不整齐,菇体经济性状差;在原基形成或出现小菇蕾时开袋,原基分化和小菇发育正常,出菇整齐,菇体的经济性状好;如果在子实体已长大时开袋,在袋内会出现畸形菇,严重时长出的菇会萎缩、腐烂。因此袋栽杏鲍菇的开袋时间,应掌握在菌丝扭结形成原基并已出现小菇蕾时开袋,解开袋口,将袋膜向外翻卷下折至高于料面2cm为宜。

2.控温菇房温度直接影响原基的形成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

气温低于8℃时,原基难以形成,即是已经长的菇体也会停止生长、萎缩、变黄直至死亡;

气温持续在l8℃以上时,己分化的子实体突然迅速生长,品质会下降;

温度20℃以上时,菌丝又转向营养生长,低温刺激的效应也就消失,原基停止发育,菇蕾中的营养倒流而萎蔫,已形成的幼菇也会萎缩死亡。因此,出菇期菇房气温应控制在13-15℃,这样出菇快,菇蕾多,出菇整齐,15天左右可采收。

3.保湿菇房空气湿度应保持在85%-95%,湿度太低,子实体

会萎缩,原基干裂不能分化,为了提高空气湿度,最好用喷雾器喷头朝上喷雾水,切勿将水喷到菇体上,否则子实体会变黄影响品质,严重时会造成腐烂。

4.通风现原基期则需要充足的氧气,CO2浓度应降低到0.5%左右。否则原基不分化而膨大成球状。菇体生长发育期,也需要空气新鲜,CO2浓度以不高于0.4%为宜。

出菇期如果通风不良,由于CO2浓度过高,会出现畸形菇,若再碰上高温、高湿天气,还会导致子实体腐烂。因此,出菇期菇房内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特别是当菇蕾大量发生时,及时拉直菌袋口薄膜,以避免菇蕾因缺氧而畸形。

5.光照现原基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期需要一定的散射光,适宜的光照强度为300-500Lx。注意每层或每排床架都应有适宜的光照,不能有死角。

八、采收与产率一般在现蕾后15天左右可采收。在菇体呈保龄球形,菇盖未展开、孢子尚未弹射时为采收适期。采收标准应根据市场需要而定:外贸出口菇要求菇盖直径4-6cm,柄长6-8cm;内贸市场对菇体要求不甚严格。

采完头潮菇后,再培养2周左右又可采第二潮菇,第二潮菇朵形较小,菇柄短,产量低。在正常情况下,头潮菇每袋产量约在100-150克,一般总生物学效率为40-60%。如果后期进行料袋补水或覆土栽培,产菇率可达到所投干料重的的100%。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香菇培养基的灭菌、接种与培养 下一篇:玉米秃尖缺粒的防治措施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