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2 22:16 作者:李先生
一、水稻育苗常用的调节剂
(一)矮化剂:主要是“多效唑”。蹲苗矮化作用特强,在土壤中移动性很小,而且不易失效;
(二)促长剂:主要是芸苔素内酯和赤霉素。芸苔素内酯既能促进细胞纵向生长,又能促进细胞横向生长;赤霉素作用太强,一般不单独使用。它既能促进细胞分裂,又能促进细胞拉长,促长作用明显;
(三)生根剂:“萘乙酸”,能促发新根。吲哚乙酸能促进不定根上多生根毛。
水稻育苗防病壮秧,添加矮化剂和生根剂,目的就是促根控旺,防徒长,防病害,所以对寒地,机插秧,播种量大的水稻苗床,必须使用化控剂和生根剂,才能育出壮苗。
二、调节剂使用建议
(一)与栽培措施相结合。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是营养剂,它只能对植物生长发育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不能替代光、水、肥等,也不能代替植物正常代谢,因此,离不开正常的栽培措施。
(二)正确选用生长调节剂,对症下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由促进型和抑制型,每种药剂具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和生理功能。因此,使用前必须对各种药剂的作用有充分的了解,根据施药目的与预期受到的效果来选择适用的生长调节剂。
(三)正确掌握使用浓度和用量。水稻激素类药剂比较敏感,在适宜浓度和用量范围内,可收到预期的效果,浓度低或用量少,则效果不明显,浓度和用量超出适当范围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甚至水稻受害死亡。
(四)掌握好施药时期、次数和部位,同一种生长调节剂在作物不同的生育时期施用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水稻分蘖前期施用赤霉素,有促进分蘖的作用,在分蘖盛期或分蘖分蘖末期施用,对分蘖有抑制作用。实践证明,使用激素类药物一般以小剂量多次使用比大剂量一次使用效果好,有的单一生育期使用不如多期效果好。
(五)注意PH值的影响。如乙烯利在PH3以下不释放乙烯,较稳定,而在PH4.1以上时,才开始释放乙烯,故使用时不宜与碱性农药混配使用。不同水质的PH也不同,在配药时不宜用硬水(井水),以免不溶解的钙盐和镁盐影响药效。
(六)正确间施或分别与化肥、农药混合使用,只要搭配得当都可提高效果。如混合使用产生拮抗作用,就会互相抵消,降低效果,有的不能混用。其中多数遇碱化肥、农药则失效,不能混用,所以在使用时一定要按使用说明使用。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