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甘薯瘟病

2017-02-21 18:40 作者:李先生  

甘薯瘟病在甘薯各生育期均可发病,表现不同症状。苗期染病株高20cm左右顶端1~3片叶萎蔫,后整株枯萎褐变,基部黑烂;成株期染病见于定植后,健苗栽后半个月前后显症,维管束具黄褐色条纹,病株于晴天中午萎蔫呈青枯状,发病后期各节上的须根黑烂,易脱皮,纵切基部维管束具黄褐色条纹。

甘薯瘟病-基本信息

中文名:甘薯瘟病甘薯瘟病病株别名:细菌性枯萎病、青枯病

病原中文名:青枯假单胞菌

病原拉丁学名:Pseudomonassolanacearumpv.batatae(Smith)Smith

病害类型:细菌

主要危害作物:甘薯

主要为害部位:全株

甘薯瘟病-危害症状

甘薯瘟病在甘薯各生育期均可发病,表现不同症状。苗期染病株高20cm左右顶端1~3片叶萎蔫,后整株枯萎褐变,基部黑烂;成株期染病见于定植后,健苗栽后半个月前后显症,维管束具黄褐色条纹,病株于晴天中午萎蔫呈青枯状,发病后期各节上的须根黑烂,易脱皮,纵切基部维管束具黄褐色条纹。薯块染病轻者薯蒂、尾根呈水渍状变褐,较重者薯皮现黄褐色斑,横切面生黄褐色斑块,纵切面有黄褐色条纹,严重时薯皮上现黑褐色水渍状斑块,薯肉变为黄褐色,维管束四周组织腐烂成空腔或全部烂掉。该病叶色不变黄萎垂、茎部不膨大、无纵裂。别于蔓割病。

甘薯瘟病-形态特征

菌体短杆状,单细胞,两端圆,单生或双生,极生1~4根鞭毛,大小0.9~2.0×0.5~0.8(pm)。在肉汁胨蔗糖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圆形或不整形,污白色或暗色至黑褐色,稍隆起,平滑具亮光,革兰氏染色阴性。除侵染甘薯外,还可侵染马铃薯、番茄、茄子、辣椒等。在田间发现病株时可剥开未烂表皮,用刀片把维管柬组织切成薄片置于载玻片上,滴上一滴水,1分钟后,病组织附近溢出细菌,通过镜检可进行初步鉴定。

甘薯瘟病-传播途径

病原细菌可在土中存活1~3年,是主要初侵染源,病苗、病薯、病土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灌溉水、粪肥也可传病。

甘薯瘟病-发病条件

生产上4~5月气温22~28℃、湿度高易发病,低洼地、酸性土壤、连作地发病重。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甘薯根腐病 下一篇:甘薯紫纹羽病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