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大豆性斑点病

2017-02-21 11:17 作者:李先生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病原中文名大豆细菌疫病假单胞菌,大豆细菌性斑点病主要危害大豆,为害幼苗、叶片、叶柄、茎及豆荚。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症状

幼苗染病子叶生半圆形或近圆形褐色斑。叶片染病初生褪绿不规则形小斑点,水渍状,扩大后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大小约3-4mm,病斑中间深褐色至黑褐色,外围具一圈窄的褪绿晕环,病斑融合后成枯死斑块。茎部染病初呈暗褐色水渍状长条形,扩展后为不规则状,稍凹陷。荚和豆粒染病生暗褐色条斑。

病原称丁香假单胞菌大豆致病变种(大豆细菌疫病假单胞菌),属细菌。菌体杆状,大小0.6-0.9μm,有荚膜,列芽孢,极生1-3根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在肉汁胨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圆形白色,有光泽,稍隆起,表面光滑边缘整齐。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在种子上或未腐熟的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播种带菌种子,出苗后即发病,成为该病扩展中心,病菌借风雨传播蔓延。多雨及暴风雨后,叶面伤口多,利于该病发生。连作地发病重。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防治方法

(1)与禾本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2)选用抗病品种目前我国已育出一批较抗细菌性斑点病的大豆品种,如科黄2号、徐州424、南493-1、沛县大白角等。(3)施用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4)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3%的50%福美双拌种。(5)发病初期喷洒1:1:160售式波尔多液或30%绿得保悬浮液400倍液,视病情防治1次或2次。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大豆根结线虫病 下一篇:大豆花叶病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