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芽枯病毒病在广西地区发生的概率较大,这种病症对花生叶片、叶柄造成影响,严重者会造成叶片坏死,植株矮化。
花生芽枯病毒病症状
花生芽枯病毒病主要发生在广西,发病率达20%。病株顶端叶片出现很多伴有坏死的褪绿环斑或黄斑,常沿叶柄或顶端表皮下的维管束变为褐色坏死或导致顶端枯死,顶端生长受抑,严重的节间短缩、叶片坏死,植株矮化明显。
花生芽枯病毒病病原
Tomatospotwiltvirus,简称TSWV,称番茄斑萎病毒。病毒粒体系带有一层脂蛋白双膜的球状物,大小70-90nm,钝化温度45-50℃,体外保毒期5-6小时,稀释限点1000-10000倍,可系统侵染花生、绿豆、大豆、豌豆、田菁、蕃茄、辣椒、普通烟、芝麻等,引致花叶、环斑、坏死等症状。
花生芽枯病毒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病主要由花生田烟蓟马(Thripstobaci)等4种蓟马传毒。
花生芽枯病毒病防治方法
(1)选用无病毒并且抗病毒病能力强的花生种子。从无病区调种,也可建立无病留种田或距病田100-400m建立隔离地带,繁殖后用于大面积生产,基本上可以控制花生条纹毒病和黄花叶病。用轻病田留的种子也可减少发病。
(2)使用脱毒剂1号或2号处理种子,或用种子重0.5%的35%种衣剂4号拌种。
(3)花生与小麦、玉米、高粱等作物间作,可减少蚜传。
(4)提倡覆盖地膜或手艺种后行间铺银灰膜,也可在花生出苗后平铺长80cm、宽10cm银灰膜条,高出地面30cm驱蚜效果好。
(5)及早秋蚜防病田间有蚜虫墩率20%-30%,每墩蚜20-30头时,应马上喷洒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3.2%氯·苦参乳油,每667m2用50-70ml。
(6)喷洒抗毒丰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原名抗毒剂1号)300倍液或10%病毒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