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花生田棉铃虫

2017-02-21 04:30 作者:李先生  

花生田棉铃虫又被称作棉铃实夜蛾,其属于鳞翅目,夜蛾科害虫,该害虫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主要危害作物包括:花生、棉、麦、豆、烟草等农作物。

花生田棉铃虫的为害特点:以幼虫食害花生的叶片和花蕾成缺刻,尤其喜食花蕾,影响受精和果针入土,造成大幅度减产。

花生田棉铃虫的形态特征:

有四种形态: 成虫:灰褐色中型蛾,体长15~20mm,翅展31~40mm,复眼球形,绿色(近缘种烟青虫复眼黑色)。雌蛾赤褐色至灰褐色,雄蛾青灰色,棉铃虫的前后翅,可作为夜蛾科成虫的模式,其前翅,外横线外有深灰色宽带,带上有7个小白点,肾纹,环纹暗褐色。后翅灰白,沿外缘有黑褐色宽带,宽带中央有2个相连的白斑。后翅前缘有1个月牙形褐色斑。

卵: 半球形,高0.52mm,0.46mm,顶部微隆起;表面布满纵横纹,纵纹从顶部看有12条,中部2纵纹这间夹有1~2条短纹且多2~3岔,所以从中部看有26~29条纵纹。

幼虫: 共有6龄,有时5龄(取食豌豆苗,向日葵花盘的),老熟6龄虫长约40~50mm,头黄褐色有不明显的斑纹,幼虫体色多变,分4个类型:1)体色淡红,背线,亚背线褐色,气门线白色,毛突黑色。2)体色黄白,背线,亚背线淡绿,气门线白色,毛突与体色相同。3)体色淡绿,背线,亚背线不明显,气门线白色,毛突与体色相同。4)体色深绿,背线,亚背线不太明显,气门淡黄色。气门上方有一褐色纵带,是由尖锐微刺排列而成(烟青虫的微刺钝圆,不排成线)。幼虫腹部第1,2,5节各有2个毛突特别明显。

蛹:长17~20mm,纺锤形,赤褐至黑褐色,腹末有一对臀刺,刺的基部分开。气门较大,围孔片呈筒状突起较高,腹部第5~7节的点刻半圆形,较粗而稀(烟青虫气孔小,刺的基部合拢,围孔片不高,第5~7节的点刻细密,有半圆,也有圆形的)。入土5~15cm化蛹,外被土茧。

花生田棉铃虫的生活习性:华北花生区年生4代,长江流域5—6代,华南6—7代。山东代发生在5月中旬一6月上旬,主要为害小麦、豌豆、番茄;第二代发生在6月中旬一7月上旬,主要为害春花生,是主要为害代。

花生田棉铃虫的防治方法:

当棉田棉铃虫百株虫率一代为5~10头、二代为15~20头、三代25头时可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以挑治为主,严禁盲目全面施药。

棉铃虫卵孵化盛期到幼虫二龄前,施药效果。二代卵多在顶部嫩叶上,宜采用滴心挑治或仅喷棉株顶部,三、四代卵较分散,可喷棉株四周。

棉铃虫的防治应以生物性农药或对天敌杀伤小的农药为主。棉铃虫发生较重地块,在产卵盛期或孵化盛期至三龄幼虫前,局部喷洒拉维因、卡死克、赛丹、BT制剂等防治。关键是抓住防治时期。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花生田假眼小绿叶蝉和小绿叶蝉 下一篇:花生蚜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