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玉米褐斑病抬头,应加强防治

2025-07-18 01:31 作者:李先生  

    近期,陆续有农民咨询玉米叶片出现黄褐色小斑点的问题,经农技人员实地调查后诊断为玉米褐斑病。该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近期出现连续降雨,田间湿度过大。这种病害对玉米的产量影响很大,发病初期如不采取有效措施,会使玉米籽粒不饱满,严重的会造成绝收。在此提醒广大农民朋友及时防治,确保玉米产量和质量。

    一、症状识别

    该病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以叶和叶鞘交接处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最初为黄褐或红褐色小斑点,病斑为圆形、椭圆形到线形或梭形,隆起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红色,小病斑常汇集在一起,严重时叶片上出现几段甚至全部布满病斑,叶片上的病斑呈白色透明状;在叶鞘上和叶脉上出现较大的褐色斑点,发病后期病斑表皮破裂,散出褐色粉末(病原菌的孢子囊),病叶局部散裂,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

    二、发病规律

    玉米褐斑病菌以孢子(囊)在土壤或病残体中越冬,翌年靠气流或雨水传播到玉米植株上,遇到合适条件萌发产生大量游动孢子。孢子在叶片表面水珠中游动,形成侵染丝,侵害玉米幼嫩组织。高感品种连作时,土壤中菌量每年增加5-10倍。施肥方面,用有病残体的秸秆还田,施用未腐熟的厩肥堆肥或带菌的农家肥使病菌随之传入田内,造成菌源数量相应的增加。暑期温度高、湿度大,有利于病害发生。土壤瘠薄的地块发病较重,肥力较高的地块发病轻。

    三、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①注意排除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及时中耕除草,发现病害后,应立即追肥,注意氮、磷、钾肥搭配,促使植株健康生长,提高抗病力。②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组织,并深翻土壤。

    2.药剂防治。①预防玉米褐斑病的发生可选用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叶面喷雾。②发病时,可选用25%的粉锈宁(三唑铜)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可在药液中适当加些叶面宝、磷酸二氢钾尿素等,提高玉米抗病能力。根据目前多雨的气候特点,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防治效果好。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下一篇:杨梅种植技术附种植条件和区域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