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蚕豆赤斑病

2017-02-20 22:44 作者:李先生  

蚕豆赤斑病:叶片染病初生赤色小点,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斑,直径2~4mm,中央赤褐色略凹陷,周缘浓褐色稍隆起,病健部交界明显,病斑布于叶两面;茎或叶柄染病开始也现赤色小点,后扩展为边缘深赤褐色条斑,表皮破裂后形成裂痕;花染病遍生棕褐色小点,扩展后花冠变褐枯萎;荚染病透过荚皮进入种子内,致种皮上出现小红斑。

蚕豆赤斑病基本信息

主要危害作物:蚕豆

主要为害部位:叶、茎、花

蚕豆赤斑病形态特征

分生孢子梗细长,具隔膜,大小300~2000×9~21(um),淡褐色,于主梗1/3处先端部位分枝,末梢略膨大,其上生小梗,簇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单胞,椭圆形或近圆形,淡绿色或橄榄色,大小12.2~22.8×10.5~15.8(um)。菌核扁平,椭圆形,表面粗糙黑色,大小0.5~1.5×0.2~0.7(mm),该菌只为害蚕豆。

蚕豆赤斑病传播途径

以混在病残体中的菌核于土表越冬或越夏。菌核遇有适宜条件,萌发长出分生孢子梗,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与蚕豆接触时只要有水湿即萌发长出芽管,先端形成的附着器紧贴叶面,产生侵染丝穿透角质层而侵入,条件适宜潜育期48小时;天气干旱病斑停止扩展,终止于圆斑或条斑;如遇有阴雨连绵,病斑迅速扩大或汇合致叶片变为铁灰色,引致落叶,植株各部变成黑色,遍生黑霉,仅3~4天致全株枯死。剖开枯死茎部,可见黑色扁平的菌核。

蚕豆赤斑病发病条件

温湿度对此病影响大,病菌侵入适温20℃,30℃,1℃。孢子从发芽到侵入,20℃仅8~12小时;5℃则3~4天。湿度需饱和,寄主表面具水膜,孢子才能发芽和侵入、此外,粘重或排水不良的酸性土及缺钾的连作田利于发病,低洼稻田种蚕豆发病重。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蚕豆茎疫病 下一篇:蚕豆花叶病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