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9 10:08 作者:李先生
七月份主攻目标:适时早打顶,加快生育进程,增花保铃,减少花铃脱落,增加铃重。
一、初花期壮苗、旺苗、弱苗长势长相标准(6月10日-6月25日)
(一)初花期壮苗长势长相标准
1.个体:日生长量1-1.2厘米,叶片12-13片,株高45-48厘米,果枝5-6台,叶片大小适中,叶色稍深,生长点舒展,红茎比60%,群体陆续开花。头一朵花的花上展平叶数8片。
2.群体:小行封行,大行不封行;叶色转淡,为壮苗。
(二)初花期旺苗长势长相
1.个体长势长相:日生长量超过2厘米,株高50厘米以上,叶片肥大,叶色鲜绿发亮,植株深绿,主茎茎杆嫩绿,红茎比60%以下,一碰即断,中部主茎节间长超过7厘米,蕾小,开花迟。头一朵花的花上展平叶数>9片。
2.群体长势长相:大行似封非封,叶色鲜绿发亮,背着太阳看,棉田叶片反光,为旺苗。
(三)初花期弱苗长势长相
1.个体长势长相:日生长量低于2厘米,株高小于55厘米,红茎比60%以上,叶色灰绿,无生气,生长点紧缩呈疙瘩状,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小,开花迟。头一朵花的花上展平叶数<7片。
2.群体长势长相:叶色灰绿、无生气为受旱苗。
二、盛花期壮苗、旺苗、弱苗长势长相标准(6月26日-7月11日)
(一)盛花期壮苗长势长相标准
株高53-63厘米,叶片适中,不肥厚,叶色开始褪淡,开花量50%以上,红茎比70%,远看大行似封未封。
盛花期旺苗长势长相:株高65厘米以上,主茎节间长7厘米以上,红茎比65%以下,肥水过多,叶片大而肥厚,叶色深绿,主茎嫩绿,上部脆而易断,开花量少,大行封严,田间郁闭。
(二)盛花期弱苗长势长相
植株瘦弱,株高50厘米以下,红茎比70%以上,缺水、缺肥,叶片小,开花小、叶色发灰,发黄,大行不封,漏光带明显。
三、铃期壮苗、旺苗、弱苗长势长相标准(7月12日-8月20日)
(一)铃期壮苗长势长相标准
8月上旬棉田群体顶部可见红、白花,叶色转深,植株清秀,红茎比70%,到8月下旬,一枝一铃,个别一枝两铃或多铃,铃饱满,个大,班点满身,铃结实,无脱落。
(二)铃期旺苗长势长相
8月上旬水肥偏多,顶部不见花或少见花,叶色浓绿,植株高大,群体封严郁闭、茎杆青绿,赘芽丛生,红茎比小于65%,到8月下旬,中下部铃青绿或少斑,铃小,下部有烂铃。
(三)铃期弱苗长势长相(7月25日前)
红花盖顶,植株瘦小,大行不封行:8月份红茎比大于95%,叶色淡绿,上部蕾小,有叶斑病或红叶病发生,铃小而少。
四、花铃期管理措施
(一)调控标准
一般打顶后化控1~2次。长势弱、密度大、肥力差、现蕾集中、开花到顶的棉花,打顶后用缩节胺分两次封顶控,头一次打顶后4-5天,顶部果枝伸出3-5厘米,缩节胺用量5-8克/亩,可酌情带上硼肥30—50克/亩,再间隔5-7天进行第二次封顶控缩节胺8-10克/亩,这样对减少赘芽发生、塑造良好株形,有效增加盖顶桃,增加单铃重,提高产量有良好效果。
对于长势长相正常的棉花,在打顶后顶部果枝伸长5-7厘米,使用高隙吊杆喷雾机械及时进行一次封顶控,缩节胺10-12克/亩,每亩兑水50公斤。
(二)打顶标准
坚持适时早打顶。6月27日打顶,7月1日前结束,留果枝7-8台,总果枝台数7-9万台,实现一枝一铃,集中养分,提高铃重,増加单产,株高控制在70厘米。
(三)水肥管理标准
第2水与第3水,每次水方量20-25m3/亩,尿素5-6公斤/亩,高磷钾肥1公斤/亩。第4水到第7水,每次水方量25-30m3/亩,尿素6-8公斤/亩,高磷钾肥1.5-2公斤/亩。第8水-第11水,每次水方量20-25m3/亩,尿素2-4公斤/亩,高磷钾肥1-1.5公斤/亩,补施硼肥50克/亩。棉田停水时间8月25日左右因棉花长势长相,视天气情况停水。
(四)综合防治病虫害
加强田间调查,做好棉叶螨、棉蚜、棉铃虫等虫害的综合防治。7月份是植保工作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认清当前较为严峻的病虫形势,牢固树立“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要全面监测病虫害发生动态,利用科学手段千方百计将病虫危害控制在更小程度。
1.全力以赴做好棉铃虫的防治工作,确保蛀铃率≤2%。一继续做好棉铃虫调查监测工作,针对达到防治指标的棉田要及时防治;第二要根据监测情况及时开启杀虫灯、摆放杨枝把、诱虫笼或性诱盆诱杀头一代棉铃虫成虫,要做到25天更换一次性诱剂,降低田间虫口基数;第三喷磷驱蛾。结合弱苗升级,及时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和一铵等驱避棉铃虫在田间产卵。第四棉花打顶时及时将顶部带出棉田外深埋,降低田间着卵量,减轻棉铃虫幼虫危害;第五棉田内百株累计卵量达到10粒或百株幼虫达到5头时使用NPV亩用2-3克兑水40-50公斤:15%茚虫威亩用15-20克兑水40-50公斤。注意农药的轮换使用,并及时检查防效。
2.进一步加强棉叶螨的调查防治工作。狠抓插标记和点片化防等措施的落实,7月底单块棉田内红叶面积不超过1亩,累计红叶面积不超过本片区棉田种植面积的1%,8月底,更大连片面积不超过2亩;累计红叶面积不超过本片区棉田种植面积的3%。打顶前对棉叶螨有螨株率达到5%、打顶后有螨株率达到10%时使用73%快螨特亩用量20-30克兑水80-120公斤;24%螺螨脂亩用量10-12克兑水80-120公斤、20%四螨嗪、5%噻螨酮(尼索朗)、5%阿维菌素等等专性杀螨剂进行防治。把药液喷施在棉叶背面。要注意喷药质量和用药间隔期,保证防效。
3.加强对棉盲蝽防治工作。棉盲蝽百株达到5头时要及时使用阿维菌素、啶虫脒、氟啶虫胺腈等农药进行防治,防治时间以早上和傍晚时间为主。
4.狠抓棉蚜早期防治工作。对中心株和点片发生的要插好标记,7月底,单块棉花卷叶株率≤10%,卷叶流油面积不超过本片区棉花面积的5%。可用洗尿合剂、啶虫脒、吡虫啉、吡蚜酮、噻虫嗪、氟啶虫胺腈、氟啶虫酰胺等农药进行点片防治,严防其进一步扩散蔓延。
五、多措并举,统筹兼顾,做好2021年的夏灌工作。
1.认真做好斗渠清淤、清草工作,确保斗渠畅通,提高水流速,减少水损,增加利用率。
2.严格按照“先重点、后一般,定时间、定亩水”的原则,减少滴量,增加滴次,采取高频轮灌模式,降低亩水方量,缩短轮灌周期,严格计划用水,定时定量,建议灌水定额控制在每亩20立方以内。
3.为保持用水平衡,各单位水泵开启数量控制在50%。
4.因地制宜,合理分配各斗渠流量,减少因重复调水带来的水量损失减少浪费。
5.加强斗渠巡护工作,确保水利设施运行安全。
6.加大对泵房管理员的监督与管理,严禁出现缺岗、脱岗、睡岗现象发生,泵房人员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滴灌系统运行正常。
7.加强管理,充分发挥职工(两委)监督职能,做到廉洁管水。
8.加大田间巡查力度,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发生,提高方水效益,使有限的水量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9.采取多种方式,宣传节水理念,改进农艺措施,促进节水技术推广应用;
10.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做好修埂、整渠等工作,努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11.加大宣传力度。各连队通过现场会、广播、职工微信群等形式大力宣传抗旱节水工作,全面提高广大职工的抗旱节水意识。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