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属于十字花科云苔属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目前我国栽培的油菜分白菜型,芥菜型和甘蓝型三大类型。
油菜在发育上具有春化和光照两上发育阶段。分冬性、半冬性和春性三种类型。
北方冬油菜由于经过漫长的冬季,生育日期长,一般260—290天左右;春油菜生育期短,约80-100天,小油菜春麦收后播种,60天即可生产出种子。油菜生长发育可划分为萌发与出苗、幼苗生长、现蕾抽苔、开花和角果成熟五个时期。
二、油菜的栽培技术
1、轮作与换茬:
油菜连作会造成某无机养分的缺乏,导致减产,并易引起病虫害的严重发生,至少要隔年种植。同时,油菜也不宜种在前茬为其他十字花科的地上,因为有共同的病害。
2、施肥
(1)重施基肥基肥应以迟效性有机肥为主。施肥量根据各地条件可大些,也可小些,如能在基肥中拌入过磷酸钙,每亩15-30斤就更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2)种肥一般每亩可施复合肥10斤左右或过磷酸钙10-15斤与尿素5斤混合使用。应注意种肥不能和种子混合进行播种。
(3)巧追苔花肥油菜现蕾抽苔后到开花期,是油菜植株各器官活动能力最强的时期,也是油菜需肥量最大的时期。苔肥应在苔高加8—12厘米时结合灌水追施尿素或硫酸铵10—15斤,如有条件,可在进入盛落期再追施速效性氮肥8—10斤,如此不仅可以减少角果脱落,减少秕角秕粒,而且可以增加粒重。油菜播种前要进行深耕,深耕有显著的增产效果。耕地时间宜早不宜迟。精细整地,早春进行顶凌耙、压、耱保墒。
3、播种
一般在0—5厘米的土壤温度稳定在5℃以上时即可播种。各地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在幼苗不受冻害的情况下尽量早播。
白菜型春油菜植株矮小,分枝弱,种植密度每亩一般不低于15—20万株,高寒地区可达35万株,播种量每亩2.8--3.5斤;芥菜型春油菜,株型较大,分枝强,一般在清、洪、滩水地上种植密度为1.5—3万株,坡梁地种植密度应在3—6万株左右为宜。每亩播量0.5-1斤。
三、田间管理
1、疏苗直播油菜一般需要两次疏苗,1—2片叶展开时进行第一次疏苗,3—4片真叶展开时进行第二次疏苗。
2、中耕除草春油菜一般需要进行2—3次中耕除草,第一次在齐苗后进行,宜浅锄,锄匀、锄均。第二次在定苗后进行,中耕深度可深些。第三次在抽苔前后结合培土进行。
3、灌溉油菜是需水较多的作物。苗期土壤应保持湿润;苔花期,耗水量最多。灌水时间一般应在苔高8—12厘米时结合追肥灌第一次水,以后根据土壤墒情,进行补充灌水,终花期以后一般不再进行灌溉。
4、病虫害防治:油菜常发病虫害有黄条跳甲、蚜虫、菜根蝇、菜青虫、油菜象甲、小菜蛾、潜叶蝇、地教练虎等。病虫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采取四年以上轮作倒茬,防止连作、迎茬,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五、收获
油菜为无限花序,开花延续时间长,角果成熟不一致。成熟后的角果容易开裂炸角,故应及时收获。适宜收获期是在油菜的黄熟末期,即当全田有70—80%的角果呈现淡黄色时收获。收后堆放3—5天,以利后熟,而后摊晒脱粒。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