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9 09:50 作者:李先生
油葵是我盟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大力发展油葵生产,对于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近年来选出的高产、高油杂交种,取代了低产、低油的老品种。同时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栽培方法,为了帮助广大农民群众搞好油葵生产,提高科学种田水平,制定如下技术要点。
一、主要技术要点
1、选用优良品种。主推品种:g101(进口迪卡牌)、s31,搭配品种s47、康地102、kws203(天葵203)、kws303(天葵303)。
2、播前准备:前茬以小麦、玉米等禾谷类作物为宜,切忌重茬和迎茬。精细整地,最终在播种前达到平、墟、润、湿、温的土壤播种条件。
⑴先浇后翻的土地,必须掌握好适耕期,浇后土地表层变白时,及时深翻,深度8—9寸为宜,然后耙平。
⑵无论是先翻后浇的或先浇后翻的土地,都要在“三九”磙地,防止土地有大的裂缝造成失墒。
⑶顶凌耙地。早春土壤表层解冻后,及时耙地,坷垃大的地块要进行磙地,创造上虚下实的良好条件。
⑷播前镇压。坷垃大墒情差的地要镇压碎土提墒,盐碱下湿地可不镇压,用钉齿耙1—2遍,防止返盐。
⑸结合整地,施足底肥。在施好农家肥的基础上,每亩再施入10—15公斤二铵作种肥,种子和化肥不能混播。
二、适时播种,保证质量
播种时间在5月10日左右,可先播种后覆膜或先覆膜后播种,单种密度以亩留4000—4500株为宜。采用宽窄行种植,大行2.2尺,窄行1.2尺,株距0.8寸。采取等行种植,行距1.8尺,株距0.8寸。播种深度3—5cm,水浇地、盐碱地适当浅播,旱地适当深播。亩播种量0.4公斤,开沟或挖穴点播,每穴一粒或单双粒隔穴点播,播后将种子和土壤压紧。
机播机收10.2尺带型。小麦21行,占地6尺,油葵4行,占地4.2尺,大行1.4尺,小行0.7尺。油葵距小麦0.7尺,株距0.8尺,亩留苗2941株。
小麦套油葵4.8尺带型。小麦9行,占地2.4尺,油葵2行,占地2.4尺,油葵行距0.8尺,小麦距油葵0.8尺,株距1尺,亩留苗2500株。
三、田间管理
1、查苗补苗:油葵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种子要经过催芽补种,也可在一对真叶进行带土座水移栽,保证苗全苗壮。
2、锄草培土:油葵出苗后及时锄草、松土。适量给油葵培土,保证油葵生长,防止倒伏。
3、适时追肥、浇水:头水给小麦追施尿素,每亩15公斤,套种油葵全生育期浇水3—4次,在小麦三水时,每亩追碳铵25—35公斤。在麦收前后结合浇水,每亩追施碳铵50公斤。
4、叶面喷肥与辅助授粉:在油葵现蕾期到开花期,每亩用多元微肥0.2公斤或磷酸二氢钾0.25公斤加水30公斤喷施,由于g101的花粉粒大,主要依赖蜜蜂传粉,放蜂授粉,能增加结实,一般平均每5—7亩放置一箱蜂,至少2万只在蜂源不足的情况下,人工互相碰撞花盘,也可提高结实率。
四、适时收获
收获不宜过早和过晚。过早含水量较高,籽粒易霉变,过晚自然落粒,在植株上部4—5片叶和茎杆上部以及花盘背面变黄,籽粒变硬时,即可收获。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