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8 22:22 作者:李先生
在小麦生育后期,若发生局部或大部分倒伏,轻则减产,重则绝收,造成小麦发生倒伏的原因是什么,又该如何预防倒伏的发生呢?
小麦倒伏的几大原因
1、气候因素。在小麦灌浆末期,如果有阴雨,伴随阵风或大风,可使小麦大面积发生倒伏。
2、栽培措施不当。如播量过大,返青起身期进行追肥浇水可导致基部节间拉长,减弱了抗倒能力。生产上,凡是在5月下旬浇了麦黄水的高产田,遇风后均会发生不同程度倒伏。耕种过浅:小麦在耕种时,因为深度过浅,导致根系扎的不深,并且也不发达,导致小麦成长到后期后,就极易发作倒伏现象。
3、施肥原因。施肥不当易引起倒伏。表现在2个方面:施基肥时氮、磷、钾配比不合理,只重视氮磷肥,而轻视钾肥和微肥;追施氮肥过多或追施时期不当。
4、病虫害原因。小麦纹枯病发生时,小麦根系发生腐烂,茎秆不同程度地坏死,遇到不利天气,引起倒伏。
5、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往往是劲风大雨,并且是那种***,谁也躲避不了,这个没办法。
小麦倒伏后正确急救措施:
1、小麦倒伏后不要人工扶直倒伏小麦。当小麦倒伏后,其茎秆就由旺盛的居间分生组织处向上生长,使倒伏的小麦抬起头来并转向直立,还能保持两片功能叶进行光合作用,反之若人工扶直,则易损伤茎秆和根系,应让其自然恢复生长,这样可将减产损失降至低。
2、小麦倒伏后要及时进行叶面喷肥。倒伏后小麦植株抗逆力降低,应及时进行叶面喷肥进行营养补充,这样可以起到小麦增强植株抗逆力、延长灌浆时间、稳定小麦粒重的作用。一般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加水50-60公斤进行叶面喷洒。
3、小麦倒伏后应加强病害的防治。如果倒伏后没有病害的发生,一般轻度倒伏对产量影响不大,重度倒伏也会有一定的收获,但如不能控制病害的流行蔓延,则会“雪上加霜”,严重减产。及时防治倒伏后带来的各种病虫害,是减轻倒伏损失的一项关键性措施。
小麦倒伏表面上看来是由于疾风急雨所致。但究其根本原因,一是播种量过大;二是气温过高,麦田旺长,小麦抗倒伏能力减弱。
以上就是小麦倒伏的原因及小麦倒伏后的急救措施,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助大家。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