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掌握温度。生物
农药在使用时,务必掌握适当的温度,一般较为适当的温度为20℃以上。生物农药的活性成分是由蛋白质晶体和有生命的芽孢组成,在低于20℃温度条件下使用,芽孢在害虫体内的繁殖速度缓慢,而且蛋白质晶体也很难发挥其作用,所以喷施后对害虫达不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二、把握湿度。生物农药在喷施时对湿度极为敏感。使用后对环境湿度要求很高,往往环境湿度越大,治虫效果越明显,因此,使用时要尽量在早晚有露水时进行,使药物很好地粘附在作物茎叶上,以利提高杀虫效果。 三、避强光照。在强光照的情况下,紫外线对芽孢有致命的杀伤作用,严重影响治虫效果,而且紫外线的辐射对伴孢晶体还能产生变形降效作用。因此,喷施生物农药时,时间要选择阴天或早上9点之前,下午4点之后,这样能避过中午高温强光照对药物有效成分的杀伤,从而提高治虫效果。 四、防大暴雨。生物农药使用前要十分关注当地天气情况,严防在大暴雨前用药,因为暴雨会将喷在茎叶上的菌液大量冲刷。但如在喷药后5-6小时遇到小雨,能提高环境湿度,对芽孢发芽极为有利,反而能提高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