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3 04:31 作者:李先生
1.选用抗病番茄品种,发病重地区应与瓜类、豆类蔬菜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
2.番茄种子在播种育苗前进行消毒处理。
3.加强棚内温度和湿度管理,适时通风,适当控制浇水,浇水后及时排湿;做到苗期浇轻,定植时灌透,开花前不灌,开花时轻灌,结果后重灌。前期作好保温,后期加强通风,以降低湿度,防止叶面结露。适当密植,及时整枝打杈,去掉老病叶。
4.病情发展时,可选择晴天中午,密闭棚室使温度上升到36~38℃,保持2个小时可抑制病情发展。
5.在番茄叶霉病发病初期喷药剂防治,药剂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2%的春雷霉素液剂3~4克/亩、或40%氟奎唑乳油10000倍液、或10%世高颗粒剂10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6.合理轮作、种子消毒、高温闷棚、加强棚室管理、选用抗病品种,严把育苗关、每年更换一次棚室薄膜、栽培前期注意提高棚室温度,后期加强通风,降低湿度。
7.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根据植保要求喷施50%多菌灵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等针对性药剂,7天1次,连续防治2~3次,同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强药效,提高药剂有效成分利用率,巩固防治效果。
8.选用抗病品种。农业防治。与瓜类、豆类实行三年以上轮作倒茬。适当控制灌水,加强通风,雨季要及时排水,以降低湿度。并适当增施磷钾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种子消毒。温室消毒。用硫磺和锯末各500克,分放几处,暗火点燃后密闭熏蒸一夜。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先摘除下部叶片,接着喷药保护。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每隔7一10天喷一次,连喷2一3次。
9.移栽幼苗前,用45%百菌清烟剂进行室内消毒,发病初期及时用药防治,可采用粉尘法或烟剂熏烟,药剂可选用5%加瑞农粉尘剂、45%百菌清烟剂。喷雾要在上午进行,注意叶背着药,可选用10%世高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2%武夷霉素水剂150倍液、60%防霉宝超微粉剂6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喷雾,7~8天喷1次,连喷3次,注意交替用药,防止产生抗药性。在喷药时,菜农要注意重点的喷洒部位。叶霉病的病菌是在土壤里的病残体上存活,番茄开始发生叶霉病都是在植株的下部叶片。在一个棚内靠近南面的棚脚处的番茄最先发病,因此在发病前喷药时要重点照顾植株的下部叶片和大棚南面的植株。在发病后喷药要重点保护植株中上部的功能叶片。
10. 此病是高温高湿病害,大棚栽培,通风性能差,易诱发此病。防冶,一是选用选用抗病品种。二是进行种子和栽种地消毒。若是大棚采用硫磺粉和锯末混合拌匀分成数堆点燃,密闭大棚一昼夜。可实行2~3年轮作,避免重茬。三是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百菌清熏烟。可喷洒叶霉净,也可用甲基硫菌灵喷旋施。
11. 选用抗病品种。及时清除植株病残体带出田块以外,并集中烧毁或深埋。合理轮作:与非茄科作物进行2-3年以上的轮作,减少土壤中的病菌基数。种子消毒:采用温汤浸种的方式进行种子处理,清洗后,晾干、催芽、播种。田间管理: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防止旺长,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及时清理下部老叶、黄叶,有利于通风透光;大棚种植区域适时通风,控制浇水,浇水后及时排湿。药剂防治:可使用腐霉利、多抗霉素、异菌脲、苯醚甲环唑等药剂全株喷雾进行防治,重点喷施叶片背面和中下部叶片。
12. 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还可使用国光腐霉利、多抗霉素、异菌脲、苯醚甲环唑等药剂全株喷雾进行防治,重点喷施叶片背面和中下部叶片。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