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大豆紫斑病的流行规律是什么?

2025-06-22 02:22 作者:李先生  

耕种帮解答:


病菌以菌丝体潜伏在种皮内或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播种带菌种子可引起子叶发病,病苗或叶片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大豆开花期和结荚期多雨,气温偏高,均温25.5~27℃,发病重;高于或低于这个温度范围发病轻或不发病。连作地及早熟种发病重。大豆紫斑病的发生和流行与菌源量的多少及温度的高低关系很大。种子带菌率高,子叶被害重;感病子叶又为田间发病提供侵染来源。病菌可在带病植株残体上越冬,故大豆连作的田内菌源多病害也重。该菌要求的温度较高,结荚期温度25.5-27℃,再有多雨,大豆紫斑病发生重。由于该菌要求较高的温度和高湿条件,所以该病在中国南方的危害性较北方大,如黑龙江等北方大豆产区紫斑病发生就很轻,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发生就重。种植密度大的地块,等到中后期,田间通风性、通光性减弱,发病会严重。大豆开花期和结荚期时,如果遇到长时间的连阴雨天气,也会加重病情。多年重茬种植的地块,发生紫斑病的概率和严重程度,相比都会加重。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西瓜早疫病与晚疫病的区别有哪些? 下一篇:辣椒青枯病的主要防治方法?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