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性状。金珠果为蔷薇科,仁果亚科,梨属,沙梨种群,落叶乔木。树半圆形,幼树直立,成树半开张。叶片卵圆形,长12.10厘米,宽7.10厘米,叶色浓绿,有光泽。花蕾粉红色,花冠乳白色,每一花絮8-10朵艳丽花朵。果实长卵形,纵径8.60厘米,横径5.75厘米,平均单果重125克,果形指数为1.50,似
芒果又似
猕猴桃,似腰果又似鹅卵,集野山杏、野欧李、野
樱桃等多种野果风味于一体,风味独特,酸甜可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7.60%,糖11.06%,维生素C每含量100克1.46%毫克,极耐贮,室内箱装可贮至翌年4月底而鲜脆如初。 二、生长结果习性和适宜栽培区域。金珠果栽植后第二年即可挂果,11月上旬果实成熟。第三年株产10-15千克,第五年株产30-35千克,盛果期亩产5000千克,无大小年结果现象。对环境条件没有特殊要求,适宜在年平均气温9-22℃,降雨量500-1900毫米,日照1600-1700小时,pH5.50-7.80的各种壤土,沙土、轻黏土,包括滩地、山坡地及所有能栽梨的地区栽培,以光照充足,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地下水位低、排灌条件好的地块为佳。其抗逆性强,夏秋季节阴雨连绵条件下树势生长旺盛,叶片保护良好。抗病性强,果实与叶片未发现明显的黑星病与杆干腐烂病。 三、栽植密度。株行距一般以2.50米×4米为宜。但考虑到幼树阶段冠小,为节约土地,密度限定在180株以内为佳;4年后,树冠展开时可隔一掏一,以120株定植为宜。 四、土壤管理。金珠果土壤管理提倡生草覆草制。幼龄果园9-10月份在树冠外围深翻扩穴,改良土壤;成龄果园在采果后深翻,并与施秋
基肥相结合。实行精耕制的果园应在生产期及时中耕除草,以保持土壤疏松。 五、水肥要求。金珠果最佳持水率为60%-80%,尤其春季萌芽、开花、新梢旺长和果实膨大高峰期需水较多,须给予特种保障,并尽可能水肥并进,确保高产。肥一般每年施用3次,2-3月份施春肥,施用量为全年需要量的25%;9月下旬施秋肥,以氮磷
复合肥为主,施用量为全年需要量的10%;10-11月份施基肥,以
有机肥为主,施用量占全年需要量的65%。上述水肥量到位,可保果大、色佳、汁甜、质优、丰产。